今年4月8号,一个3岁女童模被亲妈用脚踹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视频中一个大概3岁的小女孩,叫妞妞,因拍照累了,有情绪把手里的篮子放地上。妈妈上来直接从背后踹一脚,而不是首先去安抚女儿的情绪。女孩被踹身体往前倾,并有哭。
看到这个视频,我特别心疼孩子,这个小女孩跟我女儿的年纪相仿。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是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却过早地失去孩子本该有的童真。看得出,孩子不是第一次被打,她已经对父母的虐待麻木,学会内心的隐忍用坚强的外表掩盖。
孩子已经不是他们的孩子,而是他们的一个赚钱工具。在这样的父母面前,孩子只有听话,照做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随后又被爆出10号晚上,妈妈拿着衣架在店里抽打妞妞,在网友的指责和舆论的压力下,妞妞妈妈在网上道歉。
“信中说,女儿是我的心头肉,疼爱有加,绝无虐童之意,只是视频中稍大动作,无伤害想法。”我想说,你爱孩子的方式就必须要通过伤害孩子身体来表达吗?
作为母亲,爱孩子,你为什么不自己努力去赚钱,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童年生活。你只是把孩子当作摇钱树,你如果爱孩子,却连孩子该有的正常童年生活都给不了。连孩子有自己小清新,都接受不了,这算是关护与疼爱吗?
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中说,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你拿着爱的名义来为自己开脱,却在行为上一次次伤害孩子。网友看到这封道歉信,都说你最应该去跟孩子道歉,而不是对着大众道歉。
我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女儿不到4岁,儿子一岁多。孩子平时也有哭闹,发脾气、摔东西,我有时候自己也会情绪控制不住发火。每次发火我都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伤害到孩子,也会和孩子道歉和解。不断去反思,现在自己对孩子的情绪也有很大改变,对孩子发脾气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和孩子相处也越来越愉快。
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父母的职责,在于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利用孩子满足个人*。
我清楚,我作为母亲的责任是什么,孩子在成长过程,我要接受孩子的一切,去更好地帮助她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不退休的班主任,关于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应尽的职责。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在荷兰将打骂管教定为教育无能。虐待儿童,是指对其身体或心理的暴力,包括对孩子的忽视。如,家长对孩子大呼小叫或用负面的语言攻击孩子,多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这种现象称为教育无能。
去年12月网上爆出在深圳宝安一个虐待女童的视频,女儿在饭桌写作业,被亲妈狠狠地从凳子上拽起来,摔倒地上。孩子坐回位置,妈妈有用扫把猛地往身上抽。视频还有爸爸拿棍子打女儿,吃饭时弟弟任意欺负姐姐。
不知道女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是如何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有人说,毕竟,做父母是一个没用门槛的职业。
如今社会做什么都要持证上岗,却唯独做父母不需要持证,这样虐待儿童的父母。就没有想过,等他们长大了孩子会怎么样对待他们。
孩子是你生的,但却不是你的。很多父母的固有意识里,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样,谁管得着。别人管不着,还有法律约束,后来这件虐童事件的父母,被深圳宝安分局做出行政处罚。
网上有一段爷爷被妈妈虐待的视频,小男孩把爷爷叫金屋子吃饭,被下班的妈妈撞到,一开口就骂“你这死老头,谁让你在这的!”,儿子直接从地上捡起一个烂口盅装有一块馒头,扔桌子上说,妈,你的饭在这里!
颐指气使的妈妈顿时傻眼,回想自己平时如何待老人的,儿子说,“平时你这样对待我爷爷,以后等你老我也这样对待你。”
父母做了什么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其实孩子心理特别清楚。当你做一个不好的榜样,孩子长大之后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因为这些都是从父母身上复制来的。
有人说,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事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中国有句老话,种下什么因,结出什么果实。为什么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很多子女孝敬,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归根到底,孩子自己之前做父母没有给给孩子树立榜样。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收官,杜江因给儿子读诗《给我的孩子》而走红,圈粉无数。诗中有一段我特别触动我: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
你是自己的希望
你也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个梦里不必有我
你我也只能成对方生命的某个部分
然而我依然爱你
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孩子和父母彼此都是独立的人,不捆绑不约束,这样有有深度和温度的爱,是每个孩子心中最理想爱的样子。
嗯哼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和爱的环境下成长,不但没有被惯坏,还变得更体贴,懂得照顾和保护妈妈的小暖男。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来。
他们虽和你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父母应该清楚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孩子是你的生,但请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教育。一切打着为孩子好,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身体伤害、语言暴力,都是掩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