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对孩子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
它讲的是,我们在和一个人交流时,对方感知到的信息:55%是通过看,比如手势、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38%是通过听,比如说话时的语调、声音的抑扬顿挫等;只有剩下的7%,才是纯粹说的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父母在跟孩子讲道理时,他真正能听到的,只有7%。而剩下的93%,则是通过看肢体语言和听语气语调来获取的。
在一档节目《老师,请回答》中,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哭诉:妈妈经常叫我“二百五”。
小男孩成绩不好,经常在写作业的时候被妈妈凶。
写作业的时间太长,妈妈就会训斥他,脾气上来了后,还会说一些令他很伤心的话。
小男孩告诉工作人员:“我会很努力,希望妈妈多给我机会,不要再骂我了!”
他边说边哭,这些积攒已久的情绪,让他骤然间崩溃。
来源:全景视觉
他的妈妈说:“我只是有时候没有控制住,没想到让孩子这么伤心。”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其实也很常见。
面对犯错误或是不听话的孩子,父母总是习惯性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想要通过说教的方式让他改正。
孩子若是不听,家长就会逐渐提高音调、加重语气,想要通过身为家长的“权威”逼迫孩子“认错”。
更可怕的是,这些话语中,往往都夹杂着贬低、批评的负面词汇:
“你怎么这么没用,都教你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你是猪吗,这么笨”……
在这种语境下,这些来自父母的“道理”,非但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反而会带给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变得消极、沮丧、自卑。
心理学家马歇尔曾提到一个观点:
“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于是,语言就演变成父母对孩子的暴力,像一把把刺向孩子的小刀,慢慢折磨着孩子的内心。
正确的讲道理,不应该是父母单一地指责或批评,而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父母输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倾听孩子的声音。
父母表达对孩子的期待,同时也展露对孩子的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懂得父母的苦心,成长为更优秀的人。
优秀的父母,都是“不讲道理”的
《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
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
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来源:全景视觉
越是优秀的父母,越懂得从自身出发,找寻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1. 让孩子去体会道理,而不是明白道理
蒙台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给孩子说一万遍道理,不如让他亲身体会一次。
带孩子捡一天瓶子,让他体悟挣钱的不易,学会节俭度日;
陪孩子种一次地,让他领会耕作的艰辛,学会好好吃饭;
与孩子做一件好事,让他感受助人的乐趣,学会真诚善良……
教育说到底,还是一个体会的过程。
口头的道理说得再多,也只是泛泛而谈,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他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明白道理,然后运用在生活中,变得更加优秀。
2. 少说“不”,多夸赞,用委婉劝诫代替严厉说教
《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父母想要孩子做出改变时,可以尝试使用夸赞模型:FFC模型。
Fact事实:“今天回家后,妈妈还没有催你,你就主动开始写作业,真棒”;
Feeling感觉:“这让妈妈真的感到很骄傲,你可以养成这么自觉的好习惯”;
Compare比较:“你看你做得多好,比前几天还要棒”。
这些积极的话语,更容易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家长一定要明白,指责和埋怨,换不回明事理的孩子,爱与尊重,才能真正让孩子成长。
3. 父母以身作则,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教育家井深大说:
“父母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孩子走什么样的路,就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
想要孩子专心吃饭,自己先学会享受美味食物;
想要孩子热爱运动,自己先尝试每天下楼锻炼;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自己先放下手机拿起书籍……
真正优秀的家庭教育,不应该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如何做,而是父母先行动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