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例会工作汇报上发言技巧,开周例会汇报工作思路与方法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11-17 02:44:18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数相对较少,办公比较集中的单位来讲,开会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沟通,也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措施。领导对召开周工作例会有要求,制度有规定,工作有需要,我们应该很好地执行这一工作制度。办公室承担着“服务、参谋、协调、落实”的重要工作职能。就履行好“落实”这一职能,我谈几点建议。程咬金凭着“三板斧”打天下,招数不再多,关键在于“用”。办公室的同志也应该有这几板斧。

(一)“大小事,要有回音”。这是个态度问题。只要是领导安排的事,无论事大事小,事急事缓,都应该有回话,干成了要有回话;有重大进展了,要有回话;即使是没干,也应该有回话,但不能不了了之,没有下文。你以为领导忘了,只是领导不好意思再催了。

(二)“只有不想干,没有干不了”。这是个觉悟问题。咱们党政机关上的活,不属于高精尖科技,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我们的工作,是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教育紧密挂钩的,没有很高的门槛。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干好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只要肯学、肯研究,就没有干不了的事。“忙”“不会”“没干过”,都不应该成为不干工作或者干不好工作的“挡箭牌”。机关单位也不是菜市场,不是讨价还价的地方。不学不能成为不会的理由,不会不能成为不*借口。所以,只要是领导给安排的活,交待的工作,不要有畏难情绪,不要推三阻四,解决各种问题和麻烦的过程就是推进工作的过程,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拿出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别管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去解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方程式”。

(三)“落下的功课,早晚要补”。这是个标准问题。不要图一时省事,就降低工作标准,就偷工减料。搞了一次活动或者会议,照片、讲话等资料不及时整理,或者整理不规范、不到位,以后等到用的时候,你就会花五倍、十倍的时间去整理,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按30公分的标准去犁地,犁10遍也不会成为50公分。任何工作都要有标准来衡量,有的标准是具体的,有的是抽象的,但是最低的标准就是大家自己看得过去。要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如果大家写的材料,自己都觉得看不下去,自己都觉得没有用尽全力,那就没有必要给领导看。因为有的时候,改个材料,还不如重写省事。所以希望大家对待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业”一样,做足功课,用尽全力,守业创业。

(四)“等到领导安排,就是晚”。这是个意识问题。我们的工作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脚踩西瓜皮,干到哪里算哪里,而是有章法的。年初我们制定了工作要点,经常召开办公会议,制定工作任务落实清单,需要干什么工作,领导关注什么工作,都有迹可循,甚至是一目了然。大家在潜意识中都习惯了等,等领导安排,等大事化小。一步被动就会步步被动。被动就会造成忙,忙就会造成乱,乱就造成应付。再认真的应付,也是应付,也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主动出击,把工作做到前边,在主动中赢得更多的主动,留出更多的时间和余地,想想下一步该干什么、怎么干,而不是去“补作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