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由诱因不明的肠绞痛引发的。Wessel认为,婴儿每天哭泣超过3个小时、每周至少三天、持续3周以上即可判定为存在婴儿肠绞痛的问题。正常而言,这在2~4周左右开始并在3~6个月大时自行消退。
尽管肠绞痛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会给孩子带来实质性的伤害,但孩子因它而哭闹确实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压力——即便父母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也会因此而内疚、羞愧、沮丧,甚至是愤怒。
此外,敏感的婴儿哭得也比较多。
他们对变化的感知异常敏锐,反应往往也更为激烈。例如,有的孩子即便纸尿裤浸透了也不露声色,敏感的婴儿却要求尿过的纸尿裤就得立即换掉。不过,与肠绞痛相比,敏感的孩子更好安抚。只是,父母往往也因不能准确识别孩子的需求而焦头烂额。
不论孩子是肠绞痛,还是先天敏感,父母都不因孩子的哭闹而自责会让一切变得容易些。更重要的是,父母应学会识别孩子的需求,知道孩子是因饿了,还是困了,亦或是其它原因而哭泣。
02.婴儿哭声可以识别吗?
Hockert等人认为,婴儿因需求的不同而发出不同类型的哭声。换言之,父母有机会借助婴儿的哭声来识别孩子的需求。其实,早在1964年Hockert等人就发现,经过训练的护士对婴儿哭泣原因的识别率高达67%。
后来,颇有音乐天赋的Dunstan发现:
新生儿通过“Neh”、“Owh”和“Eh”的哭声来表达饿了、困了和有嗝;6周大的婴儿通过“Eairh”、“Heh”的哭声来表示胀气和不适;12周大时,婴儿借助“Gen”、“Lowel”、“Nuh”、“Augh”的哭声来表示出牙痛、需要关注、口渴和有压力。
尽管Dunstan的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但有些父母认为它很管用。或许,像Dunstan这样对声音敏感的父母在使用这种方法时确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