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奶嘴,这一哄娃“神器”,在育儿界一直饱受争议。不少家长视其为宝宝哭闹时的救星,而另一些家长则担心安抚奶嘴就是个“坑”:使用安抚奶嘴会影响宝宝牙齿发育、孩子过于依赖,戒奶嘴困难、特别容易感染病菌……
那么:安抚奶嘴,到底能不能用?
先说结论:
安抚奶嘴能用,但要不要用,要根据每个宝宝的实际来定,同时还要保证能正确使用、及时戒断。总之,安抚奶嘴,用对了是“神器”, 用错就变“恶魔”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给宝宝用。
安抚奶嘴的利与弊
使用安抚奶嘴可能带来的好处!
正确的使用,不仅能让哄娃这件事变得轻松一些,对宝宝的好处也有很多:
- 安抚奶嘴能作为妈妈乳房的替代品,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帮助安抚宝宝烦躁的情绪,缩短宝宝哭闹时间。
- 吸吮安抚奶嘴是非营养性的吸吮,能够有效避免过度喂养,且不会吸入大量空气,减少胀气的发生;
- 和宝宝吃手相比,吃奶嘴相对更好控制一点,且后期戒奶嘴相对比戒吃手也更容易一些~
- 安抚奶嘴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家长的怀抱,避免因长期抱孩子、哄孩子导致的腰酸、肩痛等,减轻育儿负担。
- 当妈妈需要给宝宝断奶时,安抚奶嘴可以作为很好的断奶工具,帮助宝宝逐渐适应断奶后的日子。
使用安抚奶嘴可能存在的问题!
安抚奶嘴固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时,也会存在潜在问题:
- 安抚奶嘴很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一旦上瘾,后面给宝宝戒奶嘴也很痛苦;
- 小月龄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造成乳头混淆,也可能会影响奶量,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 长时间的使用安抚奶嘴,还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口腔发育,影响宝宝颜值;
- 若清洁消毒不彻底,会增加宝宝生病风险;
- 虽然帮助安抚宝宝,却容易让父母忽视宝宝的真实需求。
首先要明确一点:安抚奶嘴确实有它的好处,但它不是育儿必须品。如果宝宝本身没有太强烈的吸吮需求,我们没必要非让宝宝使用安抚奶嘴。
反过来,如果宝宝吸吮需求强烈,首选的安抚神器也是妈妈的乳房。只有在妈妈不能及时提供母乳时,再使用安抚奶嘴,还要考虑如何不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什么情况下用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是一个有助于迅速平复宝宝情绪的工具,但不建议家长过度依赖:
- 不建议宝爸宝妈过度依赖安抚奶嘴来安抚宝宝,当宝宝哭闹、烦躁时,先回应宝宝的需求,比如抱起宝宝、拍拍嗝、更换尿布等等,尽量只在难以安抚的哭闹,例如打针、采血等才使用安抚奶嘴。
- 特定情境下的辅助工具:
A.适用于2-5个月处于口欲期的宝宝,可帮助情绪安抚;
B.在夜间宝宝突然醒来哭闹、不会自行入睡时,安抚奶嘴可助其平稳过渡;
C.对于小月龄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减轻胃肠道负担。
适用年龄段与戒断时机
适用年龄段:
通常建议宝宝满月后,即出生后4-6周左右,且能够很好地吃母乳、不易出现乳头混淆时,再引入安抚奶嘴。对于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由于不存在乳头混淆问题,可在有需要时适时提供安抚奶嘴。
戒断时机: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建议家长在宝宝6个月后开始逐步减少安抚奶嘴的使用频率,1岁后正式开始戒奶嘴计划,并争取在2岁前完全戒掉,但最晚也不应超过4岁。
选择在1-2岁这个时间段帮助宝宝戒掉安抚奶嘴,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段内,戒奶嘴对宝宝的牙齿和口腔发育影响较小。
此外,1-2岁的宝宝已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因此戒奶嘴的难度相对较小,宝宝也更容易接受。
安抚奶嘴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安抚奶嘴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宝宝过度依赖,导致后期戒断困难:
- 最好在宝宝能够完全接受母乳喂养后,再引入安抚奶嘴,以防止出现乳头混淆的情况。
- 安抚奶嘴应主要在帮助宝宝入睡或接觉时使用,入睡后应及时取出,避免宝宝长时间含在口中。
- 家长不应过度依赖安抚奶嘴来安抚宝宝,而是应首先排查并处理宝宝哭闹的具体原因。
- 要注意控制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的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20分钟。使用后,务必及时清洁、消毒并妥善收纳。
- 使用安抚奶嘴时,家长需密切注意宝宝的饥饿信号,确保不错过最佳喂养时机,以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 安抚奶嘴上不应系绳子,以避免绳子缠绕造成意外伤害。
- 应定期检查安抚奶嘴的状态,一旦发现裂缝、变形等情况,应立即更换。
安抚奶嘴的戒除技巧
1/ 减少使用频率:逐渐减少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的频率,让宝宝逐渐摆脱对安抚奶嘴的依赖。
2/ 陪伴安抚:家长可以多陪伴宝宝,给宝宝听轻柔的音乐,轻轻拍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逐渐戒除安抚奶嘴。
3/ 转移注意力:给宝宝一些玩具或带宝宝外出玩耍,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从而戒除安抚奶嘴。
总之,安抚奶嘴并非育儿必需品。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选择,并确保正确使用、及时戒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