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野对演员的偏好,文牧野的电影风格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1-20 08:51:09

游小涯特别以恐怖片中的声音进行了举例说明:“比如人从高处坠落,虽然声音听上去只有一下,但事实上需要叠加很多层的细节。我们会用(折断)芹菜拟骨折(音效),击打摔枕头包,模仿血液流出以及地面上其他物体被撞到的物体声等。虚幻梦境里面的人声,可以通过后期调整延时、干湿比、均衡等方式,营造出恐怖和虚幻的氛围。”

游小涯感叹,如果将拍电影形容为在“造梦”,那么电影声音则打造出了这场环境,让你能够真正身临其中。

最开始,她和很多同学报考电影录音专业的原因都是出于对音乐的热衷:“他们可以每天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通晓各种耳机、音响、话筒、调音台等等和声音有关的设备,可以说既是‘技术控’也是‘艺术家’。”

直到真正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她才感觉到,自己过去对录音专业的理解还是过于局限了:原来电影声音的诞生早已不局限于“录制”,而是需要更加程序复杂的设计和创作来完成;而身处艺术院校,必修课中竟还要包括信息技术、高数、电路、声学、专业英语等等。这些专业性极强的课程也有不少时候让游小涯感叹“学不懂”。但与真正的实习相比,校园里的这些困难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实际进入行业,无论是心理还是能力上面对的考验都比想象当中更加艰难。

和《野马分鬃》中的左坤一样,作为一个“柔弱小只”的姑娘,游小涯也有过很多在片场风吹日晒、一连举几个小时的话筒杆、推录音车、搬运器材的经历。

之后游小涯更多选择参与后期声音制作,获得了和行业一线大师合作的机会,参与了市场中反响不俗的作品创作:“有幸得到前辈指导,还能见识到最牛的录音设备和素材库。真正把专业变成职业的时候,不仅要求我的专业性更强,承担的责任更大、看到的世界也更广。”

泡在录音棚里“不知白天黑夜”地完成一个作品,看它最终得到呈现,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演出谢幕,听到观众向你投来的阵阵掌声。游小涯直言自己每到这时,最能收获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大满足感与成就感。

文牧野对演员的偏好,文牧野的电影风格(5)

本科毕业之后,游小涯在“继续深造本科所学”与“扩大专业面”之间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后者:“研究生我读了‘电影电视专业’,想为自己的未来多增加可能性,多掌握这个领域的其他知识,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它。”

她身边,也有不少同学选择直接进入一线从事电影录音工作。整个过程通常都有行业前辈“传帮带”,专业较好的青年录音师也能获得不少好的机遇。

尽管眼下没有继续从事大学所学的专业,但生活中,游小涯依然关注着与电影声音赏析有关的公众号、新闻报道,了解这方面的行业动态。

文牧野对演员的偏好,文牧野的电影风格(6)

“学生时代有过突破自己的想法,也有很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时候的选择很值得。”

威仔|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镜头是我的“语言”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毕业的威仔目前经营着一间广告、短视频工作室。但他的心中“还是一直有电影梦想的”。

早在初中阶段,威仔就确定自己肯定要做影视相关专业:“小时候就爱看电影不爱看书,属于对图像敏感,对文字无感的那种人。”

大一第一次拍实践作业,他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找到了灵感。尽管因为迟交作业被扣掉了20分,但这个作品依然拿到了全班第一:“第一次感觉,原来我还有这方面的天赋?”然而很快,他在第二支作业的拍摄中遭遇滑铁卢:“片子没拍完,感觉自己不太适应和别人合作,沟通总是消耗很大精力。”

文牧野对演员的偏好,文牧野的电影风格(7)

威仔跟组的经历,和左坤在《野马分鬃》中一样倒霉:“碰上一个很low的剧组,哪哪都透着不正规。导演很水,演员台词还磕磕巴巴都给过了。”这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他对行业的想象:“电影剧组难道也就这样?”

带着几分迷茫,威仔毕业了。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剪娱乐节目。他感觉自己不适合,于是返回家乡创业、尝试做电商。但这些工作都带来不了任何成就感,他还是选择了相对专业对口的短视频领域,“拍广告、Vlog,目前算比较稳定。”

威仔依然热爱电影,但他深知这个行业需要的不仅是学历、经历、资金,更重要的是坚持。“我觉得我自己没有有才到值得坚持的程度。”

威仔大学时最好的朋友,在毕业后毅然选择赴波兰留学,考进了世界第三的罗兹电影学院。他直言:“第一次觉得可以如此单纯的为其他人感到开心,因为他的梦想已经无限接近成真了。”

文牧野对演员的偏好,文牧野的电影风格(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