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嫔妃幽灵儿最后结局,大明嫔妃各个人物结局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2-03 02:33:16

最初知道章明导演是在南京影展上,看到他的电影《新娘》,非常喜欢,由此对章导的作品有了比较好的印象。后来我们为他办了一个电影作品展,把他此前的重要电影都放映了一遍。包括早期三部曲的胶片版,还有很少人看过的《新娘》和《十爱》。最初与章明导演的合作,主要是基于对他此前电影美学的认同,所以聘请他来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教授,想让他来给广电学生开课。但章导对上课不太有兴趣,他提议带我们的学生拍一部电影。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找投资。我就发动老师们帮忙,自己也去找。很多人都曾表示感兴趣,但最后只有蔡菁老师推荐的张总毅然决然地投了我们,也是这部电影所有投资中占比最大的一块。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张先生,他从来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基于对我们的信任。我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现在想起来也是无知无畏,对这个行业都不了解,居然就要去做一个电影,就这么开始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像毛尖老师、任仲伦老师。我们申请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剧本资助项目,还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获得了“最佳创意项目奖”。当时评委对这个剧本最看好的是两个亮点:四条线的结构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主题。他们觉得很有创意,很有时代感。我也是第一次跑到上海电影节去做展位,跟所有人谈项目投资,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吴明老师一直带着同学们在一线,真的非常艰苦,一度累到她有一只耳朵差点失聪。我和吴明从一无所知到现在心有敬畏,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成功、失败,一路走过来也特别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华师大软件工程学院张新宇教授、英特尔公司图像工程师沈小飞等科学专家的指导,也很感谢他们。

我当时在剧本上的主要“贡献”是试图增加它的现实感。比如老屠的情人这条线,希望能让人物落地,让社会关系能够进来,所以我就建议酒吧这条线到浙江义乌去拍,通过两人的连线视频把浙江世界工厂的背景带出来。这种成分我本来希望能有更多,现在虽然不太多,但还是基本保留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关系。当时刚好赶上特朗普大选,和法国“黄马甲”运动,都跟义乌有关系。特朗普和希拉里竞选,义乌小商品订单的大数据提前锁定了竞选结果,老屠情人的工厂里正在制作的就是销往法国的黄马甲。这些不仅与我们的大数据主题契合,还为这个主题注入了很强的现实感。所以我极力推动章明导演,让这个故事能跟更广大的世界产生联系,在人物命运里体现出来。我最不满意的是之前那个黑社会的版本,太套路化了。所以想用这种现实感来平衡那种套路。还有后面的无人机送货,也是我加进来的,本来准备在夏天拍,所以无人机原本送的是荔枝。后来拖到冬天才拍,就改成了送酒酿圆子。

大明嫔妃幽灵儿最后结局,大明嫔妃各个人物结局(5)

《热汤》剧照:温泉

跟导演的沟通也是九曲十八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拉锯。我对现在的结尾不满意,太妥协了。我们本来是想让大家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现在全部落实在最后的时空,那个想象空间没有了。我们关于科幻的思考,最后衰减到难以辨认的程度,非常遗憾。章导选定幸福感这个主题,我也很犹豫,好像是个很陈旧的词。但转念一想,要有人工智能这个时代语境,幸福感就还值得重新讨论,所以后来我也接受了导演对生殖、性问题的处理。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的不同就在于人是肉身,建立在肉身和人类繁衍基础上的“幸福”问题是需要重新回顾的。而从性和情欲的视角进入,又是章明擅长的,所以觉得用这种方式回应“幸福”的讨论也不错。关于女性生育的问题,一开始也跟章明说你总是让女性很想生孩子,这很违背女权主义的政治正确性。后来想想,如果从女性和肉体的关系来讲,或许也能成立。从肉体角度来说,女性对生殖、对人类的传承这种东西,会更敏感。在人工智能时代,她会更多地直接体会到人类的繁衍问题和情感的重要性。最后如果说要有个大的回归,那幸福的问题终究是人类的归属问题,人类的价值观最后的归属点到底是什么?幸福这个词的内涵,在人工智能时代还能不能涵盖人类价值的终极地位?也是要归结到这一点,影片中那篇博士论文才有做的必要。

后来看到导演跟朱文的对话,觉得有点过了,这也是章明导演自身的特点,或者说边界。他的电影往往有情欲主义的视角,这个视角里的部分确实演绎得很精彩。但如果完全从这个视角去演绎的话,这个电影的很多其他东西就没了。我们感兴趣的不只是情欲,而是情欲、肉体与人工智能之间形成的新型关系。因为机器人没有肉体,而肉体的幸福才是人的幸福,所以恰恰是要在人工智能的前提下,才想回到肉体这个层面来探讨幸福问题。可人工智能的部分被抽空以后,这些思考就显现不出来了。

片中教授的形象,我们和章导的分歧一直都很大。他起初根据陈小武性*扰事件,想设计一个更猥琐的教授,而且特别坚持,说很多男教授和女学生都是这种关系。我说那只是新闻个案,我们身边就没有这样的,而且我们也不希望自己的电影中出现这样的人物。最后拉回来一些,但还是遗留下来女学生和教授的那种微妙关系,反正见仁见智吧。

吴明(《热汤》编剧、行政制片,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大明嫔妃幽灵儿最后结局,大明嫔妃各个人物结局(6)

吴明

我在这个项目里同时担任编剧和行政制片两个差异很大的职务。制片工作在其他文章中谈过了,这里重点谈剧本创作吧。四线结构的最初灵感来自我们广电毕业生邵涵莉。那时章导带着大家做剧本头脑风暴,邵涵莉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女孩在QQ上用四个身份跟四个不同的男人聊天,有四个男朋友。导演就说,我们可以用四个演员来扮演同一个女人,让她去跟四个男人发生各种关系。四线结构就是这么来的。

作为编剧,我最遗憾的是AI部分。这个电影原本是人工智能的硬科幻设定,但在开拍前的版本中被抽空了。剧本一直在改,大体经历过三个主要版本。第一个是章导最想拍的骗婚版,基于翟欣欣骗婚案的新闻,表现美色与金钱关系,结局是戚有仓*妻。这一版很快被否定了,主要原因是:太暴力血腥;过于物化女性,好像女性就是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者;美色与金钱的故事太老套。导演当时大怒,说这是釜底抽薪。但我挺高兴,因为本来就不喜欢这个故事,于是就劝导演换个思路。当时AlphaGo刚出来,我就建议把男女情感关系放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语境下,去探讨一种新型的情感关系。导演听了觉得不错,于是很快就进入第二个主版本——AI版。这一版的主体基本保留在成片中,临开拍前朱文加入,主要想让他在节奏和戏剧性上做些增强。

大明嫔妃幽灵儿最后结局,大明嫔妃各个人物结局(7)

编剧署名

朱文的署名是“剧本改编”,深圳点映时有观众询问对应的原著小说是哪部。从来就没有原著,也不存在改编,《热汤》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原创剧本。朱文和另外四位都是“编剧”,每位编剧都对剧本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改”,而不是“改编”。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署名,我也不太清楚,但希望大家不要误解这个剧本的原创属性。朱文主要做了这么几项修改:一是删除了很多冗余的戏份,让情节更紧凑,表达方式更电影化,这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加了现在的结尾,让四条线聚集在泳池,明确点出四个女人是同一个人。但之前我们花了大量心思维持双重逻辑,既可以是四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人,现在这种暧昧性就消失了,变成一个邂逅的纯爱故事,可以称为邂逅版。另外就是加了一场跟法拉利撞车的戏。由于把硬科幻设定都删除了,整个故事也从科幻片变成了爱情片,这是最令我遗憾的。当然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编剧,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大明嫔妃幽灵儿最后结局,大明嫔妃各个人物结局(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