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 饰 机长 谢辉阳
“全世界的导演在学习类型的创作时,都学过怎样去‘计算’和‘设计’,但我现在觉得,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它们,不用算得那么精准,作为一个导演,就是积极地去体验打动你的东西。”陈国辉说。
电影上映前,导演陈国辉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详解了这一场如同“8小时接力”一般的电影创作历程。
导演陈国辉
对 话
多线并进的拍摄,恰似“极限救援”
澎湃新闻:你们是在电影的原型事件发生后去采风的。当时是怎么迅速作出这个决定?
陈国辉:当时在新闻上看到这个故事时,刚好那段时间有西方媒体报道新疆的其他新闻,我觉得好像新疆不是他们讲的那样。因为我也没有去过新疆,觉得要不要去看一下。我们去采风之后,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义。它本身就有点像一个电影剧本,很紧张的8个小时,在这8小时里很多平凡人挺身而出来帮助小孩子,这种“挺身而出”本身特别打动我,我当下就想把电影拍出来。其实我去新疆采风就没回来,直接在那待了5个月,拍完电影才回来。
澎湃新闻:过往一般的电影制作经验,都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前期筹备过程,像这样事件发生后立刻要拍电影的操作,整个创作的过程和你过往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陈国辉:我们就是在那边一边采风,一边写剧本,一边不停地去体验在新疆的普通人的生活。第一趟、第二趟采风的时候,他们对待你还挺“官方”的,后来跟他们熟悉之后,有时候晚上还和他们出去吃饭喝酒。除了要了解当时发生什么事之外,你还要把背后这些人的精神拍出来。
因为本身的故事线已经有了,想到用什么方法去拍没有那么难。主要是我很想把很多新疆文化、新疆精神放到剧本里面,这是要慢慢打磨剧本的。待在新疆的时候,有时候和当地人聊天时得到的细节、灵感,要不停地和编剧商量、修改剧本。
同时,新疆的天气很快变冷,九月、十月的乌鲁木齐,晚上的温度就只有几摄氏度了,我不想树叶变黄,所以我们时间很少。我们是在现场找小孩子来出演的,要对他做两个月表演的培训,找到拍小孩子的方法,这个比较困难。
还有其他的置景、筹备的工作,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在同时推进,就像电影原型事件那样,在8个小时内把小孩送去做手术的极限救援,整个剧组都有紧张感。
澎湃新闻:相较于其他的类型电影,这部电影,一来,它有原型事件,大家都已经知道它的结局;二来,它也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反派。怎样把这个事件做得更有类型感,在视听上、节奏上给观众更多紧张感?
陈国辉:在采风的时候,我就跟编剧商量,我们会用动作片的手法去拍剧情,同时,从类型上来说,这个电影没有反派,最大的“反派”是时间,所以我们会用人物的移动、电影的画面风格、剪辑等方面,把这种时间的紧迫感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我们放大一些可能平常不会注意到的细节,比如说请示一架飞机返航要经过哪些部门的通过,飞机经过的地方空军怎样安排雷达。我们把很多小细节放大,让一个个小细节一环扣一环,完成生命的接力。
航线的变更牵涉到各方
平凡英雄全程参与,保证电影真实
澎湃新闻:这个事件是由各个岗位的普通人接力完成的,涉及到各种职业的专业知识,包括他们之间的沟通。在群像刻画上和人物设计上,你们有遇到什么挑战吗?
陈国辉:首先,我们写完第一稿剧本的时候,就要去跟每个部门确定我们写的东西是对的,包括人物台词和动作。其次,我要确定我们有没有把这些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样貌表现出来,比如说黎立医生很忙,所以一般在办公室睡觉。这些人物细节,你要和他们慢慢聊天才能得到的,他们是不会主动把自己的家庭背景讲出来的。有些细节在剧本里用不到,但你有了这些东西,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就会很踏实。
导演陈国辉与原型医生黎立、演员冯绍峰交流
澎湃新闻:电影的主演是大众熟知的“大明星”,可能观众也觉得很难将他们的脸和“平凡”画上等号。在导演的处理上,你是如何去拉近这些“大明星”和观众的心理距离呢?
陈国辉:因为采风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和原型有些相似,我才找他们来演。冰冰跟周燕其实还挺像的,大眼睛里面有故事,讲话有点害羞。我见了黎立医生本人后,脑海里就闪出冯绍峰,他们给我一种很像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在拍摄的时候,所有的原型人物都在场,让这些演员更加接地气地去表演。我觉得演员是大明星和“平凡”并不会冲突。如果是一部纪录片,你当然会找原型人物去重演一趟。但我们是一部电影,要用电影的手法和表达方式,把事件背后的意义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