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学和历史上的修养不够,所以我是一个‘处境’中的人。”
杜琪峰17岁时的处境是学业的不达。
当时电话公司、警察局和TVB(香港无线电视台)三个单位同时在招人,
他没纠结,辍学直接进入TVB,做了一名信差。
于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终于可以从银幕的背面走到台前,
再沿着彩虹般变幻的光束深入胶片的世界。
23岁的杜琪峰
不久,他被分配到电视剧组工作,开始逐步接触连续剧制作中的各个环节,
从演员、剧本,到布景、配乐......
两年后,晋升为副导演,这使他得以认识自己的“一世恩师”——
香港“影坛教父”王天林。
“是他教会我该怎么拍戏,该怎么指导演员表演。”杜琪峰说。
王天林(中),杜琪峰(右)
事实上,王天林不仅扶了这位高徒上马,还送了一程又一程。
在后来的岁月中,他不只一次出现在杜琪峰的作品中,
形象臃肿而孱弱,却透着一股莫名的力量。
在《枪火》(1999年)里,他饰演黑帮元老肥祥,中弹后依旧能吃完意大利面再咽气。
很多年后再看,才突然明白,原来这股力量是与死亡的对立,这是杜琪峰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