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郎最后大结局,杨四郎大结局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2-29 08:13:15

只不过,双方既未建立正式的沟通机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和谈便无从开始。这时,身份特殊的王继忠,成了最合适的宋辽高层通信中介。

接到王继忠密信后,宋真宗没有马上派使者议和,但很快复信,交待王继忠:可向辽主转达宋朝亦有停战之意,若辽方有诚意,可通过“边臣闻奏”。“边臣”指的是与王继忠私交不错的莫州将领石普。

于是,两国一边在前线厮*,一边通过王继忠、石普这一私人渠道,保持着最高层的间接秘密通信,许多前线将领都不知情。

杨四郎最后大结局,杨四郎大结局(5)

“天波府”是怎么来的?

在宋朝正式遣使抵达辽营谈判前,双方停战议和的愿望,以及怎么和谈的细节,都是靠王继忠、石普这个私人渠道来沟通。如果没有王继忠的建议和牵针引线,很难有后来的“澶渊之盟”。

王继忠也因促成“澶渊之盟”有功,受到宋辽双方的一致褒奖。辽国方面,辽主“以继忠家无奴隶,赐宫户三十”,又给王继忠封官晋爵,先后封其为琅邪郡王、楚王、南院枢密使(南院大王的手下,《天龙八部》中萧峰曾任南院大王)等,并“赐国姓”,因此王继忠又叫“耶律宗信”。

宋朝方面,宋真宗每次遣使出使辽国,都不忘记带一份厚礼送给王继忠。继忠每接到真宗礼物,“对使者亦必泣下”,也会托使者给宋真宗带回他回赠的礼物。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宋真宗“赐王继忠诸子天波门外官第一区”。有意思的是,小说“杨家将”故事中,杨家的府邸就叫作“天波府”。

杨四郎最后大结局,杨四郎大结局(6)

按宋朝方面的史料记述,王继忠实际上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曾经委托宋朝使臣“恳请 (宋真宗) 致书国主,召己归”,但真宗犹豫再三,没有答应他,因为按“澶渊之盟”约定,宋朝不能要求辽国遣还降将。宋真宗只能告诉王继忠,“国主若自许卿归,则当重币为谢”。但辽主并没有批准王继忠之请。

杨四郎最后大结局,杨四郎大结局(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