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珍的人物分析,人生中的核心人物是刘巧珍吗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1-23 22:09:50

高加林和黄亚萍,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吗?

路遥写作《人生》的功绩在于:他其实并没有试图解决人生的问题,人生是复杂的,怎么可能通过一部十来万字的小说就能得到解决?他只是把这个问题"摆"了出来,让读者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从总体上来说,路遥对高加林、刘巧珍和黄亚萍等人,还是持认可态度的:高加林有文化、有理想、有能力,他进城当记者,很快让自己的业务能力取代老景,独当一面;他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到阅览室去阅读《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他热爱体育,是体育场上的明星;他热爱文学,在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散文和小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吗?刘巧珍对爱情专一,为了加林的事业任劳任怨,在加林落难时,阻止家人去羞辱他,体现了她传统女性的美德;黄亚萍敢爱敢恨,个性奔放……这些,其实都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具备的宝贵品质!路遥能够写出这些典型人物,难道不是因为他非常欣赏这些人物吗?

刘巧珍的人物分析,人生中的核心人物是刘巧珍吗(13)

爱情的自由意志遭遇传统道德的激烈碰撞

结语路遥寄予厚望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目的在于:环境的改变需要个人的努力,个人的成功需要环境的优化

《人生》写于上一世纪80年代,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国门的打开让新思想新观念进来,毫无疑问会对社会各个层面造成冲击。作为一个经历过失败的人,路遥深知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个人的努力,新的思想观念必定会代替旧的思想观念,社会才能从整体上出现焕然一新的局面;但他也知道,个人的成功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正如高加林一样,他原本在农村做民办教师好好的,可在权势面前他的工作不堪一击,最终让刚刚初中毕业的三星顶替了他。正常的社会秩序让位于"权势"和"关系",让高加林这样有能力有才华的青年没有用武之地;命运总是出人意料,高加林曾在"权势"面前失败过,但他也是通过"权势"和"关系"走向城市,成了"权势"与"关系"的受益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路遥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这种过山车式的情节塑造把高加林置于命运的惊涛骇浪里,在不规范的外部环境里,他最终还是成了牺牲品!

刘巧珍的人物分析,人生中的核心人物是刘巧珍吗(14)

路遥为何让高加林两次回归土地?

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个人的努力,个人的成功也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这是两方面的事,单纯依靠任何一方面的努力都不可能让社会产生公平竞争。这是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们面临的共同困境:高加林最终回归农村,跪在土地上大哭起来:"我的亲人呐!"刘巧珍违心地嫁给马栓,对爱情的幻灭最终回归平凡;黄亚萍在爱情和现实之间进退两难;路遥通过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展示了"个体"与"社会规范"、"传统道德"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永恒命题!

刘巧珍的人物分析,人生中的核心人物是刘巧珍吗(15)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