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清朝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一个风流多情的帝王,身边佳丽无数。其中,他非常宠爱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的妃子——容妃伊帕尔罕,容妃还是传说中的香妃,两人的故事令人寻味。
伊帕尔罕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诞生在新疆霍加(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霍加族是世居叶尔羌的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霍加,所以香妃又叫霍加氏。
乾隆22年,新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政府派兵征讨霍占吉弟兄,大军在叶尔羌行动时,当地的维吾尔族头领额色尹配合清军作战,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
之后额色尹的侄女、图尔都的妹妹伊帕尔罕应征入宫。这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女子入宫后,深得乾隆帝宠爱,被册封为容妃。
容妃之所以受宠,不但是因为长相美,而且相传容妃身上总有一股奇芳异馥,令人“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沁人心脾”。因此,她也有“香妃”之称。
而关于容妃身上的“异香”,近代专家分析给出的结论是:有些史家说,所谓香味是她的体味。伊帕尔罕从小饮羊奶长大,久而久之成为了她身上的一种独特的体味。
容妃因为深得乾隆帝宠爱,曾随乾隆帝东巡、南巡,足迹遍布山东、盛京、热河等地。有7次陪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围,骑马狩猎。容妃自幼生长边疆,善于骑射,又能陪伴乾隆皇帝纵马驰骋,这是她与其他妃子的不同之处。
爱屋及乌下,乾隆皇帝还把容妃的娘家人,妥善安置在京城,并且经常赏赐。
然而,乾隆52年(公元1787)冬,55岁的容妃却忽然去世了。关于容妃的死亡,众说纷纭,主要流传两种说法:一是病死,二是被皇太后赐死。
关于病死说,是说容妃一次偶染风寒后,卧病不起,最后竟然不治而亡。
而关于它*一说,主要证明可以参照1914年古物陈列所展出的所谓香妃戎装像下写的文字说明:“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虽然这段记载的时间令后人存疑,但这种说法在民间却流传已久。
总之,而关于容妃的死亡,数百年来也是个谜团。
而容妃死后,乾隆皇帝悲痛欲绝,按照容妃遗嘱,降旨把容妃的遗产遗物分别赠送给十公主、大格格、太监、宫女、厨子以及容妃在京城的娘家人,以为留念。同时,相传乾隆皇帝还派了一大批送葬队伍,抬着容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最后,容妃被葬在了阿帕克霍加墓群中,人们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然而,这只是传说,而容妃的真正埋藏之地,却在近两百年后揭开真相。
1979年国庆节,河北遵化因为连续降暴雨,乾隆皇帝的裕陵里的一座妃子墓前的石踏出现下陷。河北省文物局闻讯派来抢修,抢修过程,他们根据档案记载,发现一个惊天秘密,这座墓的主人竟然是乾隆皇帝的宠妃容妃墓。
考古人员用抽水机抽干地下水后,打开了墓室的门进入地宫,在棺木上,他们发现了一段用金漆书写的文字。考古人员把文字临摹下来,又带着香妃的头骨和发辫去北京找专家鉴定。专家鉴定的结果是:这就是乾隆的香妃墓。理由是:墓中文字都是阿拉伯文,内容是《古兰经》起始句,墓中主人为女性,身高1米63,享年55岁,一切都和乾隆的容妃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