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大炮、坦克、飞机与重磅炸弹的超级对决。但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热兵器作战中,白刃战却从未缺席。在很多时候,白刃战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在所有军队中,日军的白刃战水平可谓出奇的高。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军就非常重视白刃战的训练。1894 年,武道家津田教修结合日本传统武术,通过改良创造了日式的铳剑术。说白了,就是刺刀术。
1915 年铳剑术开始加入《陆军剑术教范》,作为军用格斗术项目定型。铳剑术招数简洁,但凶狠凌厉,刺入点经过精心设计,强调避开容易卡住刀刃的肋骨,直入人体致命位置。
在战场出现焦灼之时,日军往往会退掉子弹、高喊万岁,向敌军发动排山倒海一般的白刃冲击。在日军的白刃战术下,甚至连人高马大的俄国人也吃过大亏。为了对抗日军的白刃冲锋,美军大力开发冲锋枪,最终用射速战胜了日军的军国主义狂热。
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就屡次吃日军刺刀的亏。相比于矮而强壮的日军,中国军队普遍营养不良、缺乏训练,虽然人数占优,但在白刃战中却往往会败下阵来。为了对抗日本的刺刀,部分军队甚至祭出了大刀片,但实际效果并不像《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唱得那么好。
于是有人就要问了,既然日军擅长白刃战,为何不让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与之对敌?虽然武术敌不过枪炮,但是对付刺刀似乎并无问题。从晚清到民国,正是我国国术发展的高峰期,杨露禅、李书文、黄飞鸿、霍元甲、叶问等武林高手层出不穷,可谓是百家争鸣、人才济济。抗战时期,本应是这些武林高手大展身手、报效国家之时,但他们为何没有得到国家的重用呢?
而这就要从武术的起源来说起了。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成型于奴隶社会。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武术的雏形。武术脱胎于战争,但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变得不再适合于战争。
从古代战争来说,其主要战争形式是阵战。在战场上,千军万马排列得像一道道整齐的墙,刀剑如林、箭如飞蝗,个人武艺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对此,戚继光曾在自己的《纪效新书》中给出一段形象的解释:
“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