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佳作都是反映当今社会的忽视的事实。
《越界》《20之后》《红色气球》都是同性题材的作品;
《我们与恶的距离》探讨一起犯罪案件对于家庭、新闻媒体、司法体系等方面的影响;
《麻醉风暴2》延续第一部“把脉”医疗系统,唤醒对医疗体质弊端的思考;
《镜子森林》探讨媒体行业的黑幕与媒体人的挣扎;
《花甲男孩转大人》和《用九柑仔店》则是聚焦成长、家庭、乡土情怀;
你会发现,无论是制作,还是题材,或是内核上看,台湾偶像剧早已不是你认识的那个样子。
一直在天上飞的台湾偶像剧,总算开始缓缓降落地面。
Sir甚至觉得,近几年转型的台湾偶像剧已经不能再单纯被定义为“偶像剧”。
或许,“新·台湾类型剧”才是更贴切的称呼。
这种质的改变,也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迎来了一点曙光。
在《植剧场》的推动,2015和2019年这两波爆发后,能否持续再输出优质的偶像剧,重塑过去黄金十年的辉煌?
一切,都是未知。
最后,Sir想用侯文詠作家在《新活水》杂志聊到新台剧发展后续时的回答作为结尾。
电影《老师,你会不会回来》,王政忠老师讲说「1乘以无数次,还是1;但只要多0.1,1.1只要乘七次,就大于2了!」所以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多做0.1的改变,这个社会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影视风景也绝对不一样。这个逻辑就是你在你能力范围内,再多做一点,让它变成遍地开花的力量。
0.1。
要做到其实很简单。
但难的在于。
当你眼前只有巨大的数字,如何还能看到、重视那0.1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