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原唱,农民工唱我的家在东北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20 18:19:52

谢晋导师:黄佐临、曹禺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动荡年代,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安身之所。

那一年,谢晋17岁。

托尔斯泰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了解谢晋电影的人都知道,他一生的创作,无论什么题材,讲的都是人和家的悲欢离合。

一个个人情故事支撑着他庞大的电影世界,传递着谢导对电影和社会的双重理解。

原因无二,均始于他最深的生活情感体验。

1946年秋,谢晋和妻子徐大雯在上海结婚,他们的老师洪深见证了这场婚礼。

我的家在东北原唱,农民工唱我的家在东北(9)

谢晋结婚照

十年后,夫妻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智力正常的儿子却只有大儿子谢衍,阿三、阿四均先天性智力障碍,身体瘦弱,发育不全。

三儿子谢建庆只活了38岁,生前肺活量还不如一个90多岁的老人。

虽然孩子天生残疾,但谢晋夫妇丝毫没有懈怠,对两个先天不足的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谢经常举办家宴,邀请中外宾客。但无论哪一次,谢晋都会很认真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这里的人,并且大张旗鼓地推出两个弱智儿子,坦坦荡荡毫不掩饰。

柔情可以融化雪山。

我的家在东北原唱,农民工唱我的家在东北(10)

徐大雯、阿四、谢晋

在那个“斯文扫地”的年代,谢晋夫妇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每天在干校工作,无暇顾及家庭。

这期间,他最担心的就是阿三和阿四。

有一次他回家,到处找不到阿三,急坏了。深夜,发现儿子被关在街上的垃圾桶里。全身污秽,满脸泪水,眼神惊恐。

谢晋瞬间崩溃。

作为一个骨子里都渗着乐观、坚强的人,谢导和赵丹、桑弧在乡下搓草绳、拉板车,被打被骂,甚至父母去世时都没有掉泪。

但看到阿三的那一刻,抱着小儿子哭了。他心里的痛说不出来,只能靠眼泪来缓解。

1992年,一直身体虚弱的阿三病危。

当时谢晋正在天津拍一部关于残疾儿童的电影《启明星》,他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回家,终于见了儿子最后一面。

几天后,谢晋回到片场,把对阿三的思念全部倾注在这群同样先天不足的孩子身上。

他知道跟弱智儿童讲戏没用,就耐心地手把手地示范。躺在地上,示范一个又一个动作,就这样拍下了所有镜头。

谢晋说:

智力低下的儿童虽然不聪明,却知道谁对他们好。就像阿三、阿四,即使残障,也不妨碍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的家在东北原唱,农民工唱我的家在东北(11)

电影《启明星》的故事板

去世前,阿三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门孔上观察,期望看到父亲第一时间出现并为他开门。久而久之,他的眉毛都被门孔磨得稀疏了。

谢晋一进门,阿四就冲过去给他拿拖鞋,挂衣服,按摩肩膀。

每天晚饭时间,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阿四知道父亲的筷子和酒杯,经常给父亲倒酒。

谢晋常说:悲剧也很感人。

我想一定是基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演员潘虹曾经说过:

这个家承受了不可思议的苦难,但它的“幸福指数”却很高,因为谢导从未将这些当做负担,反而他从阿三、阿四身上发现好笑之处,当做生活的乐趣。

所有这些感情都被他融进了电影里。

从《牧马人》到《芙蓉镇》,从《天云山传奇》到《高山下的花环》,谢晋从来没有针对那个时代的丑陋,而是针对丑陋中闪烁的人性。

就像监狱里的肖申克,一心一意追求自由;无家可归的克里斯对明天会更好充满希望;命悬一线的圭多,死时脸上挂着大大的笑脸,告诉儿子这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用苦难表现苦难,是导演。

用温情表现苦难是大师。

余秋雨说:

想这么一个快乐的形象,曾给中国苦难的历史提供了多少人性美的光辉。

回想3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谢晋和好友赵丹在灯下喝酒。

几杯绍兴酒下肚,谢晋满面红光,反复念叨着老祖宗谢安和好友王羲之留下的词句: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增不知老之将至。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他想为中国电影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上虞谢家在一代大师谢晋身上走完了最后的沧桑与辉煌。

回首数十年,音容犹在。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