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求罗西尼必须具备高超的音乐技巧使原始的角色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在所有的音乐手段中,旋律勾画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罗西尼往往只需寥寥几笔就可以把人物的基本性格及形象勾画出来。不需见其人,只需闻其声就可以其形象特征就显现在我们面前。只要一段音乐或者一个动机出现,就可以分辨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了。
首先,以灰姑娘的音乐为例。
在本剧的第一幕,灰姑娘的第一次亮相就演唱了一段歌谣。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国王,厌倦了孤独的生活,他四处寻觅,想要找一位新娘。有三个姑娘,都想嫁给国王。他该怎么办?
浮华和美貌他都不欣赏,他为自己选择一位天真而又善良的姑娘。这首歌谣被称作“灰姑娘之歌”,调式为d小调,速度也比较缓慢,这就使整个旋律的基调变得忧郁、黯淡。
灰姑娘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她从小失去母亲,继父和两个姐姐从来没有把她当作亲人来关爱,而只是把她当做最下等的女仆。
她心里是很忧伤的,但又对未来满怀希望,她最爱唱的这首歌谣十分贴切的表达了她的美好愿望。“灰姑娘之歌”在全剧中多次出现。
只要这段音乐一响起,人们马上就想象到灰姑娘的形象。这首短歌每一次的出现都有不同的效果和意义。第一次的演唱是很完整的,但在唱完之后,两个姐姐不耐烦的吼道:“灰姑娘,别再唱那首歌!”
灰姑娘说:“壁炉旁,角落里,让我为自己唱一支歌。”同样是在第一幕的第二次演唱就被两个姐姐打断了,两个姐姐十分厌烦她所唱的这首歌,而且学着她的音调重复着“第二遍、第三遍了,你到底听没听见,不要再唱了,如果你在不安静,别怪我们不客气。”
第三次,在她知道王子要选王后的之后,又情不自禁的独自唱起了“从前有一个国王......”这时假扮成仆人的王子突然出现,再一次打断了她,可是这一次与以前的情景不同。
这一次演唱的终止,是仆人(其实是真正的王子)和灰姑娘的一见钟情,彼此互相欣赏。灰姑娘欣赏王子的儒雅魅力,王子欣赏灰姑娘的温柔和美貌。
由于王子的出现,灰姑娘感觉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对象,心中既喜悦又激动,一直以来忧郁的心情也忽然开朗起来。王子与灰姑娘的二重唱也由“灰姑娘之歌”的忧郁的d小调最终转入并结束在明朗的A大调上。这也预示着灰姑娘命运的转机。
这样,罗西尼在音乐的安排上,为后面戏剧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灰姑娘之歌在节奏上的平稳和旋律上的柔和也凸显了灰姑娘性格的温柔和善良的特点。
再如克洛琳达与蒂丝贝,在整部歌剧里面,姐妹俩几乎总是一起出现,代表了比较类似的音乐形象。在戏剧创作方面也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幕最先出场的就是他们姐妹两个,在出场前的前奏部分音乐就充满了谐谑性。没有大的连线和连贯的乐句,短促的十六分音符和不间断的跳音预示着将要上场的人物性格中滑稽、虚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