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要图在有的渡江战役文献中,“西起九江”亦写作“西起湖口”。这里的九江或湖口,均是概略地指出战役西端的地理位置。确切地说,渡江战役西线的首战登陆地,或者说解放江西第一渡的所在地,是江西省彭泽县的八保洲(亦称八宝洲,即今彭泽县棉船镇)。▽八保洲之鳞字号洲(今棉船镇江心村)原渡口处的“解放江南第一渡”勒石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在日记中写道:“我13军攻占八宝洲”。
▽《陈赓日记》
八保洲,是长江进入下游后的第一个大冲积沙洲。正如人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数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浩淼的江水。约在元、明时期,开始逐渐形成沙洲。因初出水面时状似蛾眉,人们称之为“蛾眉洲”。随着沙洲不断扩大,当局将其确定为赣北的彭泽县辖地,汛期过后,不时有人上洲垦荒并短期居住。至20世纪,沙洲面积已达上百平方公里(南北长16.8公里,东西宽6.5公里)。清朝中晚期,陆续有人在洲上分别筑圩,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定居。部分小圩原先按编号称呼,如“零字号洲”(亦称“鳞字号”,还有人以谐音称为“灵芝号”,即今棉船镇江心村)、“下一号”、“复益(一)号”(今复排村)、“二号”等。洲的整体名称,明和清前期为“蛾眉洲”。后依传说:有一强盗用金棺装了各种宝物藏于马当黄山被盗,当贼船行至江中,忽遇大风,帆船沉没,所盗宝物落入江底。其中有八个金元宝,日久天长成八个冲积洲,故统称为“八宝洲”。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度,洲上设置了八个保,又改称为“八保洲”。▽棉船镇(原八保洲)位置图(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