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是一个从经济地位、学习机会、政治参与及卫生福利四个维度出发,分析149个国家中男女所得机会的差距,是衡量各国性别平等程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2018年的报告中,我国排第103位,而2008年还居于全球第57位。可以看出,我国性别平等的处境并不乐观。
换句话说,我国的男女差距其实是越来越大的,或者说差距变小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的。
而这里面,除了社会惯性导致的职业歧视和性暴力,还有多少是因为想要依靠男性,自己主动放弃工作机会的?又有多少,是因为仇男和特权思想,恶化了自己和同事、上级的关系,被动的丧失机会的?
回归到女权运动的初始,她们的所有要求不是特权,也不是女尊,而是建立在行动基础上,履行责任与义务,然后才提出性别平等。
现在的状况绝不是任何女权发起人想看到的,而为何发展如此畸形,我们或许可以从教育上看出端倪。
04教育弊端多,不平等根植于观念"Lady frist"或许是一种社交礼仪,但"她是女生,你一男的好意思计较吗?"却不见得是绅士风度。
男孩被女孩打,家长和老师会说让着她,久而久之,男孩也不好意思打小报告了。变成男人的男孩,再一次被女人打,就算愤怒、不甘,也只能习惯性沉默。
女孩看上了男孩的玩具,男孩被教育要让着女孩,只能送出心爱的玩具。尝到性别带来的甜头,变成女人的女孩,肆无忌惮的从男人那里索取着。
因为教育,男孩学会了所谓的"绅士风度",女孩学会了享受特权,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相互尊重。
与之相配套的,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聪明,女孩只能靠努力"等思想。
教育让男孩变成刚强的聪明男人,女孩变为柔弱的勤劳女人。却很少考虑到,男人会把象征力量的拳头挥向女人,以证明自己强大,女人会在选择工作时遭受"女性本弱"的歧视,费脑子的"干不了",耗体力的"不能干"。
在这样长期压迫和错误引导下,女性中难免会有人会走向极端,有了不太受欢迎的想法。"田园女权"所承受的未免太多,教育起码要担起一点舆论重压。那,改变教育,会改变这种现状吗?
05改变教育,行之有效。有一个例子,或许可以看到教育的作用。
在卢旺达政府眼里,教育是他们在非洲众多国家中异军突起的*手锏。他们极其重视性别平等,从小培养小孩尊重异性,反对性别暴力……
目前,卢旺达两议院的女议员比例高达55%,许多银行和私营企业的董事会大多数成员也为女性。在性别平等报告里,卢旺达排名第六。
也许是因为某场大屠*,使得政府重视到性别平等的教育并大力改革,从报告上看,卓有成效。
在台湾,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玫瑰少年”叶永志。他因为阴柔的气质,被人戏称“娘娘腔”,处处受歧视、暴力、侮辱。在一次课堂中途上厕所时,不明身亡。
此事迅速发酵,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调查,并推进了《性别平等教育法》的发布。2000年台湾教育部发起“新校园运动,反性别暴力”活动,旨在消除性别不平等,消除暴力。
近几年的性别平等报告中,台湾无法被评比,但当局用联合国的标准导入本地资料发现,台湾可排名全球第四,亚洲第一。
如果教育在消除性别歧视、职业歧视和性暴力上能出一份力,减轻两性的压力,那……为什么不借鉴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