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录音
我见到英国《金融时报》对这张CD 的评论,说上海交响乐团的马勒Let-down, 或 sounds hard-pressed。其实我听够了Andre Previn的温吞水、Georg Solti的过速、Christian Thielemann的作势与Karajan的威严——尤其他的 Debussy 或 Cesar Frank,简直让人怀疑这还是不是法国作品;中国音乐家的演绎被西方乐评人百分之百夸耀,就一定好了么?有时Everyting is politics。说好别当补药吃,说差思索几分钟。郎朗常被评论家批评的一无是处,难道就不郎朗了?
余隆排练《大地之歌》
关于我的《大地之歌》,评论家还算客气,说 “Ye's music is atmospheric,grandly romantic and enticingly Chinese in its sensitivity”(叶小纲的作品令人激动,夸张浪漫,迷人并充满引人入胜的中国味)。当然,这是西方最重要报刊的评论,可以把它放到我CV上去了。其实我较高兴的评语是马勒的孙女Marina Mahler与我在格莱美节目的谈话中,她对主持人说,她很喜欢Ye对马勒作品的回应,“Ye's music is very powerful”,这是听懂了我的音乐。
张立萍
马勒《大地之歌》中,我较喜欢第一和第四两个乐章。德语不是我的native language, 无法对Michlelle DeYoung 在录音中的发音妄加评论,尽管《金融时报》对这位女中音的德语有微词。美国歌唱家不遭欧洲评论家待见是常事,其实我很喜欢美国歌唱家对古典音乐恣意不羁的演绎方式,出格恰恰是美国风格。Rennee Fleming 对欧洲来说很另类,她在Richard Strauss 歌剧Daphne中的演绎方式恰恰是“正统”欧洲最匮乏的。在奥地利我看了数次Viener Staatsoper ,昏昏欲睡,老范儿欧洲若不砥砺进取,真没有前途。
Michlelle DeYoung 在录音中
Michlelle DeYoung在演唱中表达了一种施舍宽慰的心态。春秋繁复,恍惚中音乐家在寻觅失落的艳姿,凝神中闪出顾盼与微笑,歌声祥宁,眼神泛起朦胧的灵光。她的德语准确与否对亚洲听众也许不重要,但批评还是需要重视的。中国有两位歌唱家的德语发音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是女高音饶岚,另一位是女中音梁宁,她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出Arnold Schoenberg的Pierrot lunaire,一口标准声乐范儿的德语令演出大为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