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钮钴禄·若若
1992年出版的《廊桥遗梦》,又名《麦迪逊县的桥》,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力作。
11天完成,被翻译成25种语言,全球畅销1200万册,长达3年高居畅销榜;1995年拍成电影,票房收益1.82亿美元,1996年摘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
影片轰动一时,但一长串荣誉的背后,也惹来争议不断。
插图: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廊桥遗梦》讲述了一段四天的婚外情故事。据说当年电影上映后,美国掀起了一次离婚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披上再美好的“外衣”,也是在为“婚外恋”寻借口、打掩护,实属三观不正的典型。
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这部影片三观其实很正。误会它是为婚外情摇旗呐喊的人,那是没真正看懂而已。
因而,对于该影片三观正与否的问题,两个观点阵营争论了近30年,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俗话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不管人们如何争论,影片依旧是那个影片,只是个人的视角、眼界、理解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
所以,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廊桥遗梦》。在我眼里,这部影片就是一部关于中年女人“找自己”的心路历程。
一、丢失“自己”。
弗朗西斯卡是意大利人,跟随丈夫移民到了美国麦迪逊县,成了一个家庭主妇。
每日操持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几十年如一日,孩子健康成长,老公传统顾家,生活平淡,却也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