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罪与罚》不是一本单纯的犯罪小说,这本《迷雾中的女孩》同样不是一本单纯的悬疑小说。
整个故事围绕一桩失踪案展开,女孩安娜失踪了,这是人们仅知的真相。为了解开失踪案,警方开始调查。
到底安娜遭遇了什么?她是离家出走还是被人绑架?警探沃格尔在案件之初就下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这不是失踪案,而是绑架案。
案件由此开始被沃格尔主导,人们不再关注消失的女孩安娜,而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找出绑匪,哪怕他们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安娜是被绑架的。
但在沃格尔看来,真相并不重要,沃格尔不是一个传统的警探,他对于指纹、DNA等破案技巧一窍不通,他擅长的是利用媒体和舆论来主导,乃至于捏造真相。
由此,案件朝着沃格尔期待的方向走去,所有人都在关注安娜失踪案,然而在舆论和媒体的闪光灯从来没有对准安娜。
舆论想要的不是真相,甚至不是正义,小说中对此有辛辣的描写:
怜悯被病态的好奇心所取代,再也没有人真正关心失踪女孩的命运。
每个人都不再对安娜感兴趣,但他们在试图用下三滥的细节平息自己的好奇心。
恶是所有故事的真正动力,英雄和受害者只是个工具。
多纳托·卡瑞西在这个故事中对舆论和公众态度进行了辛辣的鞭挞,我们不得不相信卡瑞西是对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舆论确实是这样做的。
正因为在小说开头,卡瑞西就让舆论参与到了这桩案件当中,因此《迷雾中的女孩》被赋予了更深的深度。
当警察的调查还没结束之时,公众舆论就已经抢先开始审判案件的嫌疑人马迪尼老师,马迪尼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家庭分崩离析,恰如小说中指出的一样,在案件结束前,马迪尼就已经被毁了。
这里还不得不指出毁掉马迪尼的另一股力量,舆论的力量虽然大,但舆论从来不是无风起浪,引导舆论的无形之手往往掌握在媒体手中,他们用局部的真相点燃了舆论,引发了一场围猎,在这场围猎中,媒体的职业道德乃至于生而为人的基本价值观被他们自己践踏得面目全非。
这是一场无耻的围猎,但却以正义之名。
《迷雾中的女孩》作为一本反套路的悬疑破案故事,还有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书中承担起破案角色的警探沃格尔非但不是正义的执行者,反而亲手酿成了这场针对马迪尼老师的无耻围猎。
正如上面所说,沃格尔并非是传统警探,他对于指纹、DNA这类破案技术一窍不通,他所擅长的是利用媒体的力量。
沃格尔可以借助媒体引导案情的走向,甚至不惜捏造证据来坐实马迪尼老师的罪名。在这场围猎中,失去职业道德的不单单是媒体记者们,还有警探沃格尔。
在媒体舆论和警探沃格尔的双重努力之下,马迪尼被认定是绑架案的凶手,沃格尔又一次光环加身,而马迪尼则被推入深渊。
赋予沃格尔光环的是舆论,将马迪尼推入深渊的同样是舆论。在整个故事中,舆论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在某种程度上,舆论创造了事实,创造了真相。
一直到这里,《迷雾中的女孩》对于舆论和破案的书写都在中规中矩的范围内,近年来关于舆论在破案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小说屡见不鲜,《迷雾中的女孩》看似只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小说即将结尾的时候,卡瑞西让情节陡然反转,让舆论在小说中扮演了更为复杂的角色。
一直以来,关于舆论的书写往往倾向于舆论是如何毁掉一个无辜的人,这正是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见到的。
然而在卡瑞西的笔下,结局恰恰相反,舆论看似毁掉了一切,但结局却出人意料。当沃格尔利用舆论捏造真相,侦破案件时,却没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猝不及防的反转,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曾说,“当我们揭开真相的面纱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相仍然是真相。因此,真相从未赤裸裸地存在。当真实的幻觉被驱散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实仍然是真实。因此,真实就是没有客观性的现实。”
这正是对《迷雾中的女孩》结局的最好概括,真相之后仍是真相,真实之后仍有真实,沃格尔以为自己掌控了舆论,但最终被反噬。真正的凶手以为他瞒天过海,结局却为他人作嫁。
到底真相是什么?不到最后一页,我们永远不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