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看了之后发现,还真不错,思想性文学性俱佳,艺术感染力很强。编剧功力不浅,有很多台词都可以作警句。导演,演员也都演得很好,剧情很吸引人,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值得反复看。
这部戏的主角叫钟跃民,剧情主要是根据他的经历发展的,包括四个阶段:北京大院顽主时代,陕北插队年代,部队当兵十几年,转业回北京后混迹商界。
下面分阶段点评一下。
第一阶段是描写文革初期,几个大院的孩子,在父辈被打倒被关押期间,整天无所事事,混迹街头当顽主的经历。(顽主是北京土语,对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一类流氓的称呼。)
片中表现的大院生活,以前在看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时看过,那是一个我不熟悉的环境,因为我没有大院生活经历,也就没有大院孩子看这一段时会产生的那种亲切感和怀旧感,(导演滕文骥说很多海外游子看这部电视剧时边看边哭,那都是些大院孩子,)但作为一个局外人看他们整天侃大山打架斗殴拍婆子也挺有意思,挺逗乐,也挺浪漫。不过,我感觉这帮孩子似乎太乐观了,父母都被打到了,他们好像没受什么影响,一天到晚仍然穷开心,还隔三差五的跑老莫吃饭,跟我们过去看的那些高干子女回忆文革落魄生活的描述似乎不大相同,孰是孰非呢?还有那个老莫餐厅,似乎没有受到文革影响,按说1968年正是大混乱状态,到处都左得出奇,老莫也被改为食堂,但在剧中,这里却秩序井然,侍者依然彬彬有礼,似乎像一处世外桃源。
这几集里那种没有压力没有束缚的青春生活真让人感觉挺美好的,挺浪漫的,莫非这就是血色中的浪漫?
小混蛋的故事是这一阶段的第二条主线,这小子是个*人狂魔,经常随意*人,但剧中表现的有些轻描淡写,让人对他不是特别痛恨,而且我总感觉警察是在保护小混蛋,虽然也说通缉他,但没见什么具体行动,他整天在大街上晃悠,跟没事人似的。如果说是文革期间公检法被砸烂,那为什么对钟跃民那些人倒是看得那么紧呢?比如周晓白罗芸这些不相*人到电影院看电影,却被警察带到派出所审讯,很莫名其妙,凭什么呢?就因为他们和钟跃民一起看电影就算嫌疑人?警察如果也像对付钟跃民等人那样认真对付小混蛋,早就把他逮住了,因为很简单,只要跟踪一下小混蛋的哥们李奎勇就可以了。我想,这种描写是不是作者的平民化情结所致呢?因为小混蛋李奎勇代表的平民阶层和高干子弟似乎有阶层仇恨(我就不用阶级这个词了)。
钟跃民是本剧主角,但作者由于偏爱而对他有些拔高,有些情节不尽合理。比如他评价柴可夫斯基乐曲那段,凭他这个整天在大街上胡喷瞎转的顽主,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欣赏水准,因为他的评论相当专业,既得懂音乐,而且不是一般的懂,又得懂文学,还得熟悉俄罗斯地理历史文化。
第二阶段是描写钟跃民等人到陕北插队的生活。这一段继续诠释血色浪漫这个名字的含义,血色不等于血腥,它也有红色的含义,而红色是可以有多种解读的。一群青年人从北京来到大西北荒僻贫穷的农村,过着艰苦异常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仍然乐观开朗,足以证明他们内心深处仍未泯灭那份浪漫的情怀。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拥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青春。青春能使一切变得美好。
本片导演滕文骥搞音乐出身,所以他导的影视都有大量音乐内容,最早的也就是他的成名作《生活的颤音》就是一部音乐片。本剧中的音乐非常出色,那高亢悲凉的陕北民歌,令人震撼,也颤人心扉。曲调中那种苍凉悲情,通过大西北那些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展现出荒凉而豪放的画面,和剧中人悲怆哀婉的经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比如《走西口》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但在本剧中通过钟跃民秦岭美好而悲伤的爱情铺垫、以苍凉的背景加上优美的曲调,就把这种悲伤表现得达到了极致,也是我听过的最打动人的一首《走西口》。
陕北生活很贫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那种原始的环境,贫穷而落后的乡村,知青们充满活力的集体生活,又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这是一种精神上和心灵上的世外桃源,令人向往。
剧中有一句话,就是蒋碧云斥责钟跃民时说的:你们文革初期搞打砸抢,后来老爹倒霉了,就觉得苦大仇深似的。作者貌似不经意的说了这么一句,其实还是他的平民情结所致,表达了平民阶层对高干子弟也就是西纠联动那帮人的抨击。作者还通过干部子弟走后门当兵隐晦的表现了当时的这一腐败现象。
陕北这一段是全剧中最深刻最有内涵也最浪漫的一段。
第三部分是部队生活,相对而言比较平淡,因为这类内容的电视剧拍的比较多,必然产生雷同现象,无非就是表现军人的勇猛和刚毅,表现他们为国奉献乃至献身的高尚情怀。但钟跃民等人的特立独行也为故事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吴满囤的情节有点意思,不过把他提干当指导员的情节就太俗了,文艺作品这么写可以,但在生活中是不现实的,他小学一年级的文化能干什么?他的归宿只能是干几年复员,还回到那个穷乡村去。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剧中的爱情戏比较一般,只能说及格吧。我比较喜欢郑桐和蒋碧云那一对儿,蒋碧云小户人家出身,但通情达理,贤惠持家,相夫教子,能干又不失温柔。钟跃民和秦岭这一对儿最美好的时光是在陕北农村,重逢之后就没意思了,俗套。高玥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可惜被被钟跃民骗了,后半生堪忧,浪漫不能当饭吃。周晓白比较复杂,她和钟跃民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有点乱七八糟,难以评价,但为了钟跃民等到快四十才结婚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剧中她能保持青春容颜,观众尚可接受,但在生活中她是不可能拿青春赌明天的,还是要过日子的,小说中描写她早早嫁给了袁军,倒是符合实际。还有那个自私自利的罗云,最后应该露露脸,有个交待。
这一阶段剧情的时间跨度似乎有点错乱,瑕疵不少。比如85式军装就被编导提前弄出来了,剧团搞改革推行市场化也被编导提前了。还有钟跃民父亲,一会说他参加过淮海战役(他的老警卫员、知青办主任说的),一会说他是四野的师长,参加过辽沈战役,这明显不可能。选赵有亮演钟山岳不太合适,没那个气质。
第四阶段:钟跃民转业后回到地方。这一阶段钟跃民表现的很矫情,因为他是主角,最后肯定会有好的结局,所以他就尽情的游戏人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他这么做的话,非得处处碰壁不可。我思想比较传统比较正统,和钟的理念不甚相同,因此不大赞同钟的行为。
黎援朝搞的那个公司原型应该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康华公司,我比较反感黎援朝这种官二代。其实黎援朝本人在剧中倒没有表现的怎么样,这是因为他出场都是和钟跃民演对手戏,但他神态中流露出的那种天生傲气我很不喜欢。大概因为我和作者一样,有平民情结吧。
关于宁伟的遭遇令人痛心。在这件事上,公安局的做法和早年处理小混蛋事件一样,都是只保护坏人。首先是部队的做法混账。宁伟是见义勇为,只不过出手较重而已,就被退伍复员,而同样见义勇为出手很重的钟跃民和张海洋,就被人送锦旗,部队表彰,这完全是双重标准。宁伟复员后被骗子诈骗,那个骗子是臭名昭著的老骗子,公安局对他不管不理,从不追究。而宁伟找到骗子打了一顿,公安局就马上跳出来为骗子复仇,对宁伟痛下*手,判他15年重刑,这就是逼良为娼啊!即便如此,宁伟越狱后也没*一个好人,*的都是黑道人物,全是为民除害,公安局却气急败坏,把他当成罪大恶极的*手,迫不及待的要除掉他,他危害社会治安了吗?没有,他提供的都是正能量。公安局的屁股坐在哪一边一目了然。不管剧中怎么描写,在我心里,宁伟就是一烈士。演宁伟的叶静,眼神是可以了,比较冷峻,(和他小时候演的《青青河边草》变化很大,)但行动还不太像一个真正*手,他的身手不够敏捷,双手握枪完全是从香港电影里学来的。
钟跃民是一个重视过程而不在意结果的人,崇尚在路上的人生。这大概也是本剧主题,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无可厚非。但钟跃民的做法我不满意,李奎勇临死时和钟跃民谈了那么多对生命的眷恋,还有姗姗在宁伟死后也开枪自*,我以为这些都能让钟跃民有所触动,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玥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没想到他死性不改,最后还是顺从自己的愿望跑出去玩,这太自私了。
片中强调了李奎勇辛辛苦苦工作,却仍然过着艰苦日子,一群陕北插队的穷同学,现在依然贫困,即便钟跃民提出帮助他们,但能帮助多少只有天知道,何况单靠一个钟跃民,能帮助多少人?凭他一个人能给社会带来多少希望?作者揭露了这些社会阴暗面,并报有同情心,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这点堪与西方十九世纪那些著名作家相比,比如雨果托尔斯泰狄更斯等。就是宁伟,作者其实也是抱着同情心的。对于钟跃民的做法,作者也只是展示,未必就完全赞同。作者描写到:李奎勇回忆说,他父亲刚死之后,政府发抚恤金,那段时间是他们家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很有深意。第一段顽主时代和第二段知青时代,生活艰苦,但让人觉得很美好,后来虽然生活富裕了,但大量社会问题出现了,社会在某方面进步的同时也在退步。这就是现状。作者应该是很怀念早年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