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迎来了建社70周年社庆。回顾人教社走过的七十年,我们有太多想要诉说,在“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征文活动中,我们期望读到一篇又一篇动人的故事。详情参见:快来,70年的人教社和你有一个约会!关于《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征文的一封信
李雷和韩梅梅是陪伴我们多年的好伙伴,无数人与他们有着不解之缘,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张献臣老师的《我和李雷韩梅梅的故事》,一起来倾听属于他的故事。
大家的好伙伴李雷与韩梅梅
李雷和韩梅梅,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尤其是八零后,是两个既熟悉又亲切的名字。他们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学英语课本里的两个人物。这套教材有一个响亮大气的英文名字,叫Ju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JEFC。
JEFC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英语教材。于1990年开始实验,1993年在全国使用,到2003年被新课标教材所取代。它的影响很大,其读者至少有上亿人。
近些年来,李雷和韩梅梅很忙。首先有了李雷和韩梅梅歌曲,而后有了话剧,然后又有了电影。另外,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有关他们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八卦段子。的确,李雷韩梅梅引发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让很多曾经学过这套教材的同学追忆当年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感慨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青葱岁月。
2017年电影《李雷和韩梅梅》
我与李雷韩梅梅的故事,还得从1986年说起。
1986年7月我从兰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人教社英语室工作。当时的英语室不大,加我们两个新来的也就十来个人,我当时是年龄最小的。那时的英语室叫外语室英语组,外语室的主任是刘道义老师,英语组组长是魏国栋老师,后来是人教社总编辑。
刘道义老师具有高度的远见卓识,是她提出了中外合编英语教材的构想。
1986年秋,刘老师向社领导提出合作编写英语教材的倡议。1987年,人教社向国家教委递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项目文件,名称是“编写出版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1988年,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选定了外国合作伙伴——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同年,启动了初中英语教材的合作编写工作。
该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执行机构。中方主编是刘道义老师,英方主编是Nevil Grant先生,英方顾问是久负盛名的《新概念英语》的作者L.G.亚历山大先生。
英方专家和英语室部分同事在人教社旧楼门口合影。中方主编刘道义(前排右二)、英文主编Nevil Grant(后排右一)、英方顾问L.G.亚历山大(前排右三)、英语组组长魏国栋(前排左三)、本文作者(前排左一)
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从时间上完全赶上了这个合作项目。在人教社工作,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够深度参与一套教材的编写。当然,我当时作为一个新兵,一切得从头学起,认真向老编辑学习,向外国专家学习。
在中英合编项目上,我开始做的工作主要是接待外国专家,陪他们去学校听课、开会,参观长城、故宫、颐和园等,陪他们去吃北京小吃,去前门喝大碗茶、看京剧等,有时还需要向上级政府部门报送材料。
记得我当时陪英方教材设计师Paul Price-Smith先生去北京灯市口附近的一家兰州拉面馆吃拉面,吃完之后,他特别高兴。从此之后,他时常要我陪他去吃拉面。
他不仅喜欢吃兰州拉面,而且还喜欢观看别的中国人吃拉面的样子,他说他喜欢听他们哧溜哧溜吃面的声音,感觉他们好享受的样子。当他知道我也酷爱吃面条时,就给我起了一个英文绰号,叫Noodle King(面条大王)。他还说我们是noodle friends。
带外国专家去旅游,品尝中国特色食品,对于英语教材编写很有必要,因为这是帮助他们体验中国文化。只有他们真正体验了中国文化,才能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才能编好让中国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1989年初,人教社派我和另一名编辑到英国朗文公司去学习计算机排版。计算机排版在当时国内是个新玩意儿。我们当时学的是苹果电脑(Macintosh),用一种软件叫PageMaker,这个排版技术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了,那时的很多教材还都是铅字排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