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颂小男孩,梨花颂完整版原唱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0 07:48:12


梨花颂小男孩,梨花颂完整版原唱(1)

​近日,一位11岁男孩演绎京剧片段《梨花颂》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走热。在这段表演的人气背后,是人们对音乐素养、家庭教育,甚至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与讨论。

梨花颂小男孩,梨花颂完整版原唱(2)

十一岁男孩王泓翔演绎的新编京剧唱段《梨花颂》,成近日社交网络上的一大热点。网友盛赞“一开嗓就惊艳”“眼里有光”……《人民日报》官微评论:“难得一见少儿音乐节目里有对国粹京剧的传承。空灵纯净的嗓音,超赞!连后台的狗狗都仿佛听入迷了……”

梨花颂小男孩,梨花颂完整版原唱(3)

王泓翔《梨花颂》 的“走红”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王泓翔对《梨花颂》的演绎,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融入了梅派唱腔特色。音律婉转、曲调清亮,每一处转音都拿捏有度,字正腔圆。 被父亲爱称为“皮猴儿”的王泓翔,还只有十一岁。谁也料不到,这个还在垂髫之年的孩童,一上台便将京剧的手眼身法步,诠释得像模像样。孩童身份与表演内容的反差,带出了节目的戏剧冲突性,这是《梨花颂》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但在阎维文看来,真正动人的是孩子身上“天然去雕饰”的那股灵气。台下活泼好动、台上有板有眼的王泓翔,对京剧的热爱很炽烈。虽年龄尚小,表演却很有“灵魂”。“想来中国学京剧”是这位加拿大华裔男孩的梦想。“一万倍地呵护孩子最真实和纯真的表达”是节目中秉持的一个理念,这促成了人们最终看到的《梨花颂》。 随着电视荧屏对音乐题材展开进一步深耕,关注儿童的音乐文化教育也成为节目创新的一种重要视角。《梨花颂》的走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每个孩子都有太多值得被发掘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将不断给你惊喜,令你期待。”

梨花颂小男孩,梨花颂完整版原唱(4)

​音乐教育很“日常”,就像吃饭一样 “京剧在哪,中国就在哪。”这是王泓翔一家在节目中袒露的心迹,也给当下不少家庭的教育上了一课。 王泓翔的父亲是加拿大一个华人艺术团的团长,在国内时就是资深京剧票友,后来多次登台为加拿大人展示中国京剧。“小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对他来说,京剧就很重要。” 音乐家阎维文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音乐曾带给他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直接培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孩子的成长中,音乐究竟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小时候吃了一种好的食物,会给你一生留下难忘的印象。”阎维文将儿童音乐素养教育比作吃饭,既必不可少,又意义深远。“如果在小时候就接触到优秀的音乐文化,对孩子今后的审美素质、人生修为等都会带来直接而有力的影响。” 《梨花颂》的热度背后,是大家在思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传播。这也会让中国的家庭教育通过这样的音乐交流得到更多启发。”《梨花颂》现象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音乐教育的范本。“成人社会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这是我们的收获。” 文化传承要关注“时代”和“人” 王泓翔的《梨花颂》为观众带来与以往不同的京剧观感体验。除了表演本身的精彩,也与打破传统视野下人们对京剧认识的思维定势有关。

梨花颂小男孩,梨花颂完整版原唱(5)

​阎维文就很忧心:“别说是这么小的孩子,如今就算是大一些的80、90后,也离传统音乐艺术越来越远了。” 在采访中,阎维文很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戏曲艺术将后继无人。但《梨花颂》的走热又令他感到了些许欣慰。一方面是看到这样的艺术形式并不绝缘于儿童教育,另一方面则是诸如《梨花颂》这样的现象会带来更为大众化的传播效应。阎维文感叹:“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传统文化要从国家、媒体、民众等各个层面加以普及,“只有多去普及,才可能涌现出更多像王泓翔这样优秀的孩子。” 阎维文表示,他已经联系了他的朋友京剧大师李胜素老师,希望能在台下继续做好“辅导员”的角色,令更多艺术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国家京剧演员、梅派第三代传人胡文阁,在看到王泓翔演唱的《梨花颂》后,感慨道:“国粹京剧的传播与传承,不仅要依靠专业人士,更需要海内外广大戏曲同好的努力,尤其得从娃娃抓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