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如今的影视市场,编辑几乎成为了“背锅第一人”,但实际上,一部影视作品的故事成型,并非完全由编剧一人所决定。早在《镇魂》开播之前,编剧叶点解就曾发微博大吐苦水,用“文字狱”的强烈言辞证明给自己的“身不由己”。
实则,在编剧的背后,其高额利润才是“烂尾风波”的终极BOSS。
之前在接受采访时,MV导演出身的陈正道也曾表示过想要走“最好只拍十几集就结束。”的微电影模式,后因不可抗力,硬扯成二十五集,划水自然难以避免。
甚至去年的《人民的名义》也未能逃过注水带来的影响,郑西坡和儿子郑胜利占到了1/3的剧情屡屡成为观众吐槽的关键。面对这样的问题,导演李路就曾回应,除了过审方面,还有为了商业收益考虑,以及吸引年轻观众群。为此,最初只有40集剧本的《人民的名义》最终无奈扩充到了55集。
在资本的驱动下,“做一部,赚一部”成为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最高追求。于是,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趋利的内部元素的双重标签之下,主观创作所带来的有话要说,变成了不得不说,拉长集数也从“创作问题”变成了“技术问题”,不重要的人物角色、无意义的口水台词,最终铸就了商业化背后急功近利的“半部好剧”的最终结局。
多结局拍摄打好预防针
个性化定制取得一线生机
事实上,面对频繁出现的烂尾问题,制片方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即为多结局拍摄。
2014年,《匆匆那年》作为网剧初生代的经典作品,在播出期间收获了不苏的反响,但是与最初片方预估不同,原本男二号乔燃备受网友追捧,风头一度盖过男一号陈寻,甚至不少乔迷们希望“乔燃和方茴在一起”,剧迷的呼声直接影响到了上游创作,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剧组最终临时改写结局,推迟一周上线,最终呈现出了与最初版本不同的双结局故事。
毋庸置疑,相较电视台的互联网思维改造,网络视频网站与用户的“连接”似乎会更简单。中国市场目前无法做到韩剧边拍边播能够随时根据观众反映改写剧情的模式,但事先打好预防针,将受众的多重反映考虑在内,将而拍摄多结局模式,随时根据市场反馈更改最终的结局,也不失为影视作品在后期口碑逐渐崩塌过程中的一种自救。
但是,就眼下的电视剧市场而言,双结局并非是一劳永逸的突破口,《蜀山战纪》在此前就曾尝试在爱奇艺用户端与卫视平台放出两版截然不同结局,但依旧没能阻止后期口碑的持续崩塌,更有观众留下“一朝看完双结局,从此三观是路人”的激烈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