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可悲的,莫过于这吞噬背后的无意义。因为除非已经主动去掉自己思考能力或是本性邪恶之人,无论是《剑啸江湖》中的江湖人,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应该都坚信自己正在做的是正确的事,不管这个“正确”是否建立在伤害他人凌驾他人践踏他人的基础上。或许,他们也不得不相信这“正确”的正确,否则,就无法维系自己的人生,甚至转瞬之间就会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于是,不得不主动寻找各种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行为逻辑,麻痹欺骗残存的道德和良心,让自己相信为恶是为了行善,堕落也是一种高尚(类似在“下一盘大棋”、“客观的看……”或是“谁谁不是这样的?”),荒谬绝伦的无耻,不仅仅充斥在古龙的小说中,更满溢在我们所身处的现实之中。所以,真是分外感受到它的“亲切”。
《剑啸江湖》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将这种苍凉背后的荒谬,赤裸裸的揭露给了我们。
如果不是谁的“错”,那么错的又是谁了?
或如秦百川认为的那样,错的是江湖,错的是弱肉强食,道貌岸然、争权夺利的江湖吗?可为何他付出一切重建起来的秩序,毕生的理想,又那么容易轻易颠覆?
也许,错的,是人性本身?
我以为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整个江湖,然而我错了……江湖根本不可能改变,因为江湖本身就是一个斗兽场,只要你赢了,你就可以拥有权力,所有人,不是不敢挑战你,他们在等着你累,等你疏忽,然后反扑,置你于死地……所以所有的仇恨、斗争、恩怨都不可能会停,一个人为了虚荣可以去*人,甚至不需要一个道理,就可以牺牲……我真的很不明白,你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是为了什么?
秦百川确实是武侠世界中难得一见的人物
《剑啸江湖》的世界,确实有很多和传统武侠电视剧不一样的特质。
除了反思的深度,它也将被视为古龙武侠中精髓的东西,推至最高峰。
例如,古龙的武侠中很少讲求武功的高低,而更看重实战的发挥和智谋的极限。因地制宜,步步为营,算无遗策,机变百出,才是武学的高境界。
秦百川一开始就和执着于“天下第一”的柳生一剑打赌,“我的武功也许不及你,但我所创立的霸业,却是你望尘莫及。”为了这个目标,他充分展现了一个霸主所应有的气度、格局和智慧,双方你来我往,尤其是最后在敌人手握三次必*技的情况下,硬是用心理战将对方“忽悠”死了。而端木旗居然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至最大的敌人手下做卧底,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最安全”,“教养子女最好的老师就是他的敌人,值得尊重的敌人”,这种独一无二的机心,也是令人感叹。
即使是一些细节,《剑啸江湖》也有诸多发挥:如白云利用对手醉酒呕吐的缺点,借机行刺,这是取自古龙《七种武器之离别钩》薛青麟*万君武一段;楚江南的反叛,在原著中都是点睛之笔,加上万黑旗的背叛,交代的更符合情理。应当说,剧中每一次刺*,每一次行动,每一步算计,都可以说严密到毫无BUG,古龙武侠融合了悬疑、谍战等诸多元素,《剑啸江湖》更将这份“烧脑”发挥得淋漓尽致,叫人大呼过瘾。(当然,除了死人总是强行复活这一点实在不太好以外。)
当然,《剑啸江湖》的故事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连续反转,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结局如何的风格,大概也阻断了一大批原本只想借看电视消磨时间,轻松就好的观众,但对习惯了苦逼文套路的我来说,难免就会引为神作了。
为了更好的推动严密的剧情,电视剧的对白可谓精心设计,寓意深远,极得古龙神韵。而打斗场景设置的简洁流畅,虽然不及同期TVB开阔华丽,但胜在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比今天漫天飞来飞去,特效玄幻加一堆,不要好太多。
当时香港的武侠配乐都比较日式,这部本身带有日系特点的武侠剧更把日式乐器用到了极致:箫声呜咽,三弦激切,时而沉郁悲凉,时而诡谲阴森;作战时昂扬激越却隐含孤寒,节奏张弛有度,蕴藏无穷。
当然ATV最擅长的,还是对多面人物的刻画。
雁北飞对待爱人最初的笨拙,到体贴、深情,既有不可一世的剑客豪情,也融入了身为丈夫父亲朋友的稳重体贴。刘松仁确实是当时最好的演员,角色的拿捏十分到位——而到了儿子燕孤鸿这里,就显得有点过于苍老了。尤其是当时并没有好的化妆和特效技术来掩盖人嘴角眉梢的神情,很多时候,虽然觉得刘松仁已经尽了力,但不免仍觉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