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时期的开始。对于南昌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亲笔修改的《八一起义》宣传提纲中这样写到:
“七月三十一号,全南昌市宣布戒严,将近半夜两点钟的时侯,*、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率领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全城内外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
我国著名画家黎冰鸿创作的《南昌起义》正是选取了黎明前*做起义动员和指示的场景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是黎冰鸿于1959年受国家委托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也是黎冰鸿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基于该作。品表达内容的重要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成为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并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件重要藏品长期陈列在《复兴之路》展览。
一、《南昌起义》评析《南昌起义》采用了“围绕式”的构图方式,指挥起义的五位**(时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中共前敌委员会*)、朱德(时任第九军副军长)、贺龙(时任起义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叶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和刘伯承(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集中的安排在画面相对靠左的位置,战士们围绕五位*或坐着、或站立,使画面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黎冰鸿对画面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作了细致的设计和塑造。
*站立在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的门前,左手掐腰,右手举起,做起义前的最后动员;眼神中透露出必胜的信念;左侧是起义总指挥贺龙,他左脚站在第二节台阶,右脚搭在第三节台阶,右手轻抚腰带,眼睛正视前方,既流露着对同志们的无限期望,也展现了大战前临危不惧的气节;朱德双腿人字形站立,后背双手,严肃的表情中透露着十足的信念;刘伯承左手扶膝,右手扶木箱而坐,面朝*,嘴角微微翘起,预示着对起义胜利的信心;围绕*四周的战士们目光炯炯有神,认真听取起义前的最后动员,表情严肃而凝重。
黎冰鸿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构思、塑造了两位受伤的战士。一位是坐在最前面的左手吊着绷带的战士,正在认真听取动员。另一位是该形象的上方头部缠绷带的战士,眼睛正对着画外的观众,左手紧紧握拳。这都体现了战士们对武装起义的热情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画面中对于光源的巧妙处理体现了黎冰鸿高超的油画技巧以及对画面节奏的把握能力。画面中最主要的光源是起义总指挥部门口两边的壁灯,照亮了围绕在*身边的人们,红红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眼神,充满了对革命的追求,这与远处微亮的天空形成和谐的对比,远处正微微亮起的天空,预示着起义将给中国带来一片光明。黎冰鸿在画面最右面有马匹的地方塑造了一抹暖暖的篝火发出来的光,以及在远景的建筑里透出来暖红的光,光线之间产生了交相呼应的效果,更加烘托了起义前的紧迫气氛和同志们的革命情怀。
黎冰鸿在构图上独具匠心,画面布局、环境和陈设以及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以*做起义前的动员为中心展开,谱写了紧张、严峻的华丽篇章。
二、《南昌起义》构思草图和写生稿创作草图是绘画创作初始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画家创作一幅作品之前,多会经历构思草图的不断修改,修改的过程就是艺术家思考的过程。随着构思的修改呈现出来的一幅幅构思草稿,真实的记录了艺术家创作时的思想轨迹,也是最能真实呈现艺术家思想的一种绘画形式;写生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是画家更加客观、更为自然地了解对象的创作方式,能使画家更深刻的理解生活、接近真实。
《南昌起义》作为一幅主题性绘画创作,也经历了构图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分析画家调整的过程,我们能够更清晰的体会到当时画家的所思所想,更能接近创作的本体。
1.构思草图
针对南昌起义这一重大创作主题,黎冰鸿最先采用了“平铺式”构图(图一),画中人物一字排开,表现了在一个环廊(根据黎冰鸿的写生稿可以推断出这是军官教育团的办公地点,也是朱德同志的办公室)的下面,*与贺龙握手,并对贺龙等同志进行鼓励和动员的场景。画面右下角出现了一匹马的形象,与最终作品中的马匹形象已十分相像。
图二的构图有了非常明显的调整,画面中的人物都集中涌向最主要的人物——*。此时黎冰鸿认为图一的构图存在平均、缺乏动势的问题,于是在此图中调整了构图,增加了画面的动感,更能体现起义前同志们激动的内心世界和同志们对*的支持;该构图中,*的姿势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从朝向左变为转向右,左手高抬。此时*的姿态已基本确定;该稿左下角黎冰鸿绘制了一位背着草帽的士兵形象,此形象经过调整出现在了完成作品的同一位置。
图三黎冰鸿基本沿用图二的构图,对人物形象做了比较细致的塑造。唯独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多了一张桌子和在记录的人物形象,这是黎冰鸿考据史料后,为了丰富画面而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