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步”、“跑”的由来。
“走”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像一个人甩开两臂迈开大步朝前奔跑的样子,西周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增加了脚“止”。《说文解字》解说“走,趋也。”古人认为“徐行曰步,疾行曰趋,陕趋曰走”,可见“走”是跑的意思。引申为趋向、走向,后指步行,现代汉语的“走”相当于古代汉语的“步”。韩国语用“疾走”指“奔跑”。“步”是会意字,上面的“止”是左脚,下面反写的“止”是右脚。两只脚一前一后,又引申为跟随,距离,阶段,目的地,长度单位。如:初步、地步等。“步”字的本义就是行走,如徒步行走的士兵称为步兵。
“跑”是单脚支撑和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配合,动作协调的周期性运动。 三国时期《广雅》里出现。“跑”是形声字。从足,包声。本义是兽用足刨地,引申为急走的意思。
“爬行”的由来。
“爬”从爪、从巴。“巴”是大蛇昂首而起所欲吞之形。爪、巴结合表示爪子象蛇行一样是爬。“爬”的本义是指“搔、挠”。如:爬痒、爬搔。 引申为人手和脚伏地而行、昆虫、爬虫类动物等往前移动。又引申指“攀登”。如:爬高、爬升、爬山、往上爬。
“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象形字。“行”字的图形文字是十字大路。图②是甲骨文中的“行”字,图③是商周两代铸在钟鼎盘彝上的金文中的“行”字,二者都还不失“十字路口”的样子。秦朝统一文字后不像十字路了。《说文解字》说“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彳”和“亍”都是小步走路、走走停停的意思。认为是“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后来把“行”字当作动词来使用,“十字路”的本义渐失。“行”字便引申扩张出“去、离开”“从事”“所作所为”“可以”“经历”“将,将要”等意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