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被一位二宝妈妈给感动了。她说自己在成为妈妈前,是一家IT企业的管理者,做事认真负责,风格雷厉风行,深受公司领导的好评。因为4年生下两个孩子,从职场“被迫”退到了全职主妇的岗位,从过去精致干练的职场女性,变成了衣衫不整的家庭妇女,而且回到家里没有了收入,让她失去了自信,连自己都讨厌自己。
她把两个女儿的出生认定为自己“落魄”的原因,不自觉地就会对孩子的出格行为而吼叫,看到自己4岁的女儿想要亲近妈妈又有些胆怯的状态,她非常心疼。她努力想控制住自己,可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
成为爱与陪伴的学员后,她也听了很多课,逐渐感受到这里是能帮到自己的地方。让她下定改变决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那天她听到了大女儿的吼叫声,不久又传来小女儿的哭声,她跑去一看,大女儿正充满怒气地训斥小女儿,大女儿的神态,语气,像极了正在发怒的自己。那一刻她彻底相信了,孩子是自己的镜子,也是自己的复印件。如果不改变自己,一定会对心爱的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接下来的改变顺理成章,妈妈把向外的怒气,转变成了向内的勇气,从怨别人,转为了爱自己。她发现自己的爱人对自己恢复了结婚前温柔的目光,两个孩子也开始友善地和她互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她也发自内心感谢自己能够有这样一段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所有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西方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把人生的现状归结为过去的经历,找到了“他因”。我之所以婚姻不幸,是因为曾经生活在婚姻不幸的家庭中;我之所以没有自信,是因为曾受到了父母的严格监管;我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因为从小没有正确的指引。找到了别人的问题,内心会舒适很多。虽然找到了原因,但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弗洛伊德有留下的照片,通常是眉头紧锁的,表情严肃的。这种走回过去的方式并没有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
所幸,弗洛伊德的一位学生,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先生,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质疑。我很赞叹阿德勒先生的勇气,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违背老师是会受到社会的谴责的。但阿德勒先生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坚定的质疑。
阿德勒先生
他提出,其实我们的人生是活在“目的”里的。是我想为自己无法经营好家庭找到理由,所以搬出了过去父母关系不好的借口。如果原因论是一个真理,那么所有父母关系不好的人,子女的家庭都会有问题么?答案显然不是这样。我们人生的选择由目的决定,是为可怜的自己找借口,还是为理想的自己找出路,决定权其实在自己的手里。每个人的幸福与否,其实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旦我们明确了人生的目的,坚定地把握此时此刻,那幸福就会伴随着我们行动的转变而来。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寻找过去的原因;而要问我到哪里去,明确人生的目的。成功是量的积累,幸福是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