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说罢,再论《赤道》。
张学友的表演,经历了早期的「放」与后期的「收」,恰好以其息影和复出为界。
1996年,张学友宣布息影。
而在此之前,他的表演方式都是外放式的,从最早《旺角卡门》的表情包烂仔,到《笑傲江湖》的反角太监,以及《喋血街头》的混混阿辉,也包括《倩女幽魂Ⅲ》的燕赤霞、《东成西就》的洪七、《太子传说》中的*手。
大致来说,不管江湖黑帮还是热闹喜剧,他都以表情夸张和肢体语言丰富为特征。
除了1994年的《新边缘人》,他鲜少有其他的表演创作方式。
2001年,他重返影坛,接拍《男人四十》。
这部戏被一些影迷认为是最接近金像影帝的一部作品,也获得了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的影帝殊荣。
如果细细体察,张学友在这部作品里几乎将过去的表演方式全数丢弃。
给观众呈现了一种竭尽全力的「内收」。
一般来说,内敛的方式对于文艺类或偏内心的戏份会更有利。
但与之同时,角色有可能变得几乎没有任何特征。
就如张学友的此次表演,将一个主角塑造成了「路人甲」,你如何去和《少林足球》的周星驰竞争影帝?
此后的数部作品,其问题如出一辙。
危机专家、香港大学物理系教授,《赤道》肇志仁。
有人说,结尾时出现的光头「赤盗」非常惊艳。
没错,相对前面的接近两小时戏份,片尾这两分钟左右和王学圻的对戏,颇有点头角峥嵘的意味,也较为符合影片关于「赤盗」这一角色的定位。
但整体而言,张学友的表演显得过于急躁,尤其在牵涉到情绪冲突的处理上。
他并没有体现出那种,「万物皆操我手」的幕后BOSS气度。
冒昧揣测,或是歌神对明暗两层角色的拿捏出现了问题,过于急切于展示不同寻常的「教授」身份。
纵观全片,肇志仁一出场就在维持一种「高深莫测」的轨道上。
从而导致他与任何人的对手戏都变得「怒气冲冲」,但却没了「你来我往」的火花。
不管是会议上的拍案而起,还是冲张家辉的气势汹汹,也包括在王学圻进入他办公室前后那种傲慢态度,且连基本的礼貌都欠奉。
那句「你不该打女人」的台词显得有点无厘头,完全看不出对于「赤盗」角色的塑造有任何帮助。
不打女人是一种绅士气度?但整片下来,肇志仁的气度在哪里?
基于这样的分析,感觉歌神在这个角色的塑造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偏离。
张家辉则一直是一种“斗狠式”表演。
从《大事件》的爆裂警察,到《黑社会》中与大D斗狠吞吃陶瓷勺碎末的「飞机」,以及拿了七个影帝奖的《证人》中的职业*手,也包括与这部几乎如出一辙的《线人》,还有《激战》、《扫毒》、《魔警》以及《陀地驱魔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家辉演技不好。
反之,他在塑造这类角色时,确实是得心应手,爆发力十足。
但随之而来的是表演的固化,这一点和华语电影界大多数演员都比较相近。
在某种表演方式得到认可之后,就如「食髓知味」一般,不可避免地会开始频繁重复这种表演模式。
及至彻底固化。
而张家辉曾说过,在《赤道》这部电影中,他拍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的李彦明,总是若有所思,但又不明所以。
多说一句王学圻。
他在片中的表演就如他的台词风格,一板一眼,和其他演员感觉「泾渭分明」。
两部电影都各有拥趸。
但电影的气质。
因故事而生,会因其内蕴和价值观而呈现出差异。
更因演员的表演成型。
所以演员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
不可忽视。
#
对比而言。
《寒战》大胜《赤道》。
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