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要洗头发,便让先生哄儿子睡觉。
等我洗完头发,去阳台吹干,听到他压低声音对儿子说:“快点睡,不然明天早上又起不来了。”
过了几分钟,他又低低地说了声什么,我在卧室待着没出去,想先让他自己处理。
又过了一会儿,听到他从儿子卧室出来,坐在客厅沙发上,紧跟着儿子也跑了出来,没办法,他只好把儿子轰回去,自己站在卧室门口等着。
看来战争还是升级了。
我走过去将先生撵回卧室,自己打开儿子房门,看到他只穿着秋衣秋裤坐在床上,显然刚刚是在跟爸爸对峙,一看到我,嘴一扁,“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我掀开被子将儿子连人带被一起抱住,随后自己也钻进被子,替他擦干眼泪。
我说:“宝宝是个好孩子,晚上写拼音数字特别认真,对不对?”
他又点头,我拍拍他的背,接着说,“那等下妈妈告诉爸爸你今晚表现很棒,好不好?”
他点头。
这几句话说完,他将头埋在我胸口,轻轻蹭了蹭,很快就睡着了。
当你晚上变着花样哄孩子睡觉,讲完了睡前故事,又口头即兴编了两个故事,又唱睡前歌曲,孩子依然睁着大眼睛,兴奋地把你望着,我猜很少有父母能够不崩溃。
或者早上,当你看着钟表的指针已经指向八点十分,孩子依然磨磨蹭蹭不肯动作利索点收拾出门,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难不破功,祭出“狮吼”大招。
在我们家,有一个很好玩的说法,是儿子发明的,他有时候玩累了,就会蹭过来,张开双臂要我抱抱,我逗他,“是不是机器人没电了,要来妈妈这里充电?”
他点头,一本正经:“是啊是啊!我的爱没电了,要来妈妈这里充满爱的电力。”于是我就懂了,他玩了很长时间,想妈妈了,想要妈妈爱一下,才能有力气继续玩。
这也就提醒了我,当很多次,他变得难以沟通、不可理喻、哭闹大叫发脾气的时候,我仿佛透过那个哭泣的小孩,看到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雏鸟,正仰着头,张大嘴巴拼命叫:“我饿了!我要爱!我饿了!我要爱!”
这个时候我要做的,不是娓娓地讲道理,不是针锋相对地坚持立场原则,更不是暴跳如雷地打骂指责,而是蹲下来,给他一个爱的抱抱。
只有用爱喂饱的孩子,才不会喊饿。
昨天晚上在群里,一位妈妈开玩笑说,我觉得自己得了教育孩子恐惧综合症。
我想说,其实不止她一个人,很多父母恐怕都或多或少得了这个“病”。
其实,换一种心态,父母们为何要抱着手臂,端出家长的架子,时时刻刻准备着“教育”孩子呢?
你只要爱他就足够了。
教育是规范、指正、被动约束。爱是看见、尊重、接纳、引导、主动努力。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苦恼于自己的老板“不好伺候”,总是对任何东西都想尝试,又犹豫着不敢真正付诸实践。
我说,那是你老板自身的问题,她自己本身没有方向,总是觉得哪条路都很好,都想尝试,跟在身后的员工当然就很累。
其实做父母何尝不是如此?
父母本身对生活真相不够了解,总想把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来给孩子,跟在身后的孩子自然会一脸茫然,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方向,才是正确合理的。
父母焦虑暴躁,孩子不知所措。
其实,要真正“教育”好孩子,父母就必须是那根定海神针,任世界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我的任务就是,依照本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爱的支持,就够了。
父母给孩子一片爱的大草原,牵着他的手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他就能所向披靡。
昨天晚上纠正儿子的发音,小小的“it”、“is”,孩子却老也说不准,重复多次后,心里不免焦躁,瞟儿子一眼,发现他已经有点小小的怯意,于是我告诫自己再耐心一点。终于,再一次后,他准确地发对了这两个音,我狠狠竖起大拇指:“说得太棒了!”
没想到儿子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眼睛一亮,主动要求再多练几次这两个发音,直到熟练为止。
你看,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再多爱他一点,再多给他一点点耐心,效果也比发脾气大吼大叫好上千倍。
很多妈妈提起《大卫不可以》这本书,都是如临大敌,称千万不敢给自己孩子看到,书中的大卫爬高上低,光屁股挖鼻孔,敲锅打碗玩泥巴,典型的熊孩子一个,给孩子看到,那还得了!
其实并不,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变坏,而是教父母如何去爱。
这么熊的大卫,制伏他的法宝不是充斥整本书的“不可以”,而是轻飘飘温柔的“我爱你”。
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变得难以沟通,不可理喻之时,请不要端起家长的架子,和孩子站在对立面对峙,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这只嗷嗷待哺的小雏鸟,缺爱了,想要父母的爱,我们只需要蹲下来,抱抱那个或生气,或哭泣的小孩,告诉他们我们爱他,对他多一点耐心,他就会放下浑身竖起的小刺,从小恶魔状态,重新变回那个我们熟悉的好孩子。
面对孩子,爱永远比“教育”有效。
也请我们在面对带孩子的一方血槽耗尽,大吼大叫之时,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对方,耐心再好的人,面对孩子也会有“电力耗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默默接过陪伴孩子的接力棒,让对方去休息,这大概是有孩子的中年男女们,表达温情的最好方式吧!
毕竟,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需要爱来做润滑剂。
作者 |沐辰
来源 | 深度育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