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风靡网络的神曲《野狼Disco》,让迪斯科这个渐渐被人们遗忘的名词又重回公众视野。在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迪斯科可是最新潮的事物。它刚刚出现时,甚至引起了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1995年,美国摄影师Peter Turnley拍摄的北京迪厅里跳迪斯科的人们。
1980年代新潮舞蹈
1980年的北京街头,一些青年人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把录音机开大音量,在大街上随着音乐,扭来扭去地跳着一种新式舞蹈。
这种舞蹈的名字叫作“迪斯科”。
位于新街口的JJ迪厅是北京最早的迪厅之一。
迪斯科被看作是从国外传进中国的新潮东西。报纸上也在向人们做着介绍。本报1984年4月10日3版上曾发表文章《关于“迪斯科”音乐》,其中介绍说, “迪斯科”是“迪斯科泰科”(法语discothèque)——唱片夜总会的简称,本是指放送唱片供人跳舞的舞厅,而“迪斯科”音乐就发源于这种地方。
迪斯科的音乐节奏强烈,循回往复,没有停顿,不仅让跳舞者跳得浑身大汗,而且能够吸引人把舞厅占得满满的。迪斯科舞蹈没有规定动作,没有规定步伐,跳舞的人可以根据节奏的变化即兴扭动身体,特别是腰胯部位扭动幅度比较大。跳舞的人不断创造花样,毫无约束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可男女成对而舞,也可集体同舞。
炫目的灯光、节奏强烈的音乐、时尚的舞步,迪斯科很快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
喇叭裤、蛤蟆镜,就好像是迪斯科的符号。年轻人借迪斯科张扬个性、释放自我。北京歌手张蔷是迪斯科音乐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她的“爆炸式”发型曾让很多人惊叹。
上世纪80年代,迪斯科音乐代表人物之一的张蔷的磁带风靡一时。
激烈的文化碰撞
当时的北京,面临着空前规模的中外文化大交流,也经历着激烈的文化观念碰撞,对于迪斯科的态度就是一个典型表现。
北京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洋”味文化,一时不知所措。较量沿着交叉两线进行着。
一方面,不少人唱流行歌,去舞厅里或在大街上跳起“迪斯科”;另一方面,一些机关部门禁止跳“迪斯科”,禁止穿“奇装异服”,禁止留披肩发。(1995年1月6日《北京日报》1版,《在碰撞中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