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26 10:29:29

田中芳树大作《银河英雄传说》中,男一号莱因哈特和男二号杨威利都是刻意塑造的天选之子。两人比较,杨威利的战术能力无疑是在莱因哈特之上。虽然莱茵哈特带着几千艘秒*同等量级敌军的能力也是杠杠的。但在巴米里恩会战中,拥有26000多艘战舰(其中初始本队18000多艘,半途加缪拉援军8000艘)的莱因哈特,生生被只有16000多艘战舰的杨威利打得一败再败,若非老婆带着双璧攻取海尼森,几乎让小说在第五卷就结束。

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1)

那么,两人的战略能力比较呢?

田中大神在书中,多次借旁人评论、后世记载等的口吻,说莱因哈特在战略上占了杨的上风。从文中历史走向似乎也是如此:杨威利创造了无数战术奇迹,战略上却被莱因哈特逼得一步步无路可走,最终国亡身死。

然而,这是否就说杨威利战略能力不如莱因哈特。

未必。

实际上,战略方面的能力,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环节。(1)战略判断力,即分析眼前战略态势,剖析战略走向,以及为了达到对我方有利的战略,应该如何走(2)战略执行力,即在正确战略判断力的前提下,执行这个对我方有利的战略措施。

显然,在战略判断力方面,杨威利丝毫不弱于莱因哈特。甚至很多地方,杨威利表现得比莱因哈特更加明智。

就让我们简单列举下原著(正传)中双方几次冲突的战略对抗。

首先是伊谢尔伦回廊。

杨和莱因哈特都看到了貌似固若金汤的伊谢尔伦要塞的虚弱化。杨更施展奇谋夺取了要塞。

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2)

然后是同盟军大侵攻。

这次大战同盟出动六成的总兵力和八成的宇宙舰队,结果遭受惨败,同盟兵力从此和帝国拉开差距,永无弥补可能。

在大侵攻中,莱因哈特敏锐地看到了同盟军战线过长,以及打着解放军旗号,必须承担占领区民生的弱点,大踏步后退,进一步拖长同盟军补给线,并恶毒地夺走边区民众口粮,把数亿民众变成同盟军的后勤包袱,最终在同盟军弹尽粮绝、兵力分散之际,一举反攻,可谓相当漂亮的战略。

而杨威利,他甚至在这次大侵攻开始前,就坚持反对这种战略上的盲动。针对霍克的诘难可谓针针见血。大侵攻开始后,他马上看出了这次行动最大的弊端,也看出了莱因哈特可能采取的战略。

当莱因哈特发动“死线”作战,对同盟军各部分割包围时,杨先是轻易击退了坎普舰队,然后又转进至核心战区,准备用伏击战术击溃吉尔菲艾斯率领的别动队。也就是说,杨用自己的区区一个舰队,玩出了局部战略。只是因为萝卜丝瞎指挥,才使得杨被迫放弃自己的战略,“承受了数倍于之前的伤亡”转进亚姆里扎。即使如此,杨的损失不过是一成兵力。

接下来是要塞对要塞(第八次回廊会战)。

在此次会战中,帝国军虽然采取了极为华丽震撼的秃鹰要塞移动战法,然而因为主帅是好大喜功的坎普,而同盟方面杨威利又不在伊谢尔伦要塞,结果使得前期双方变成了“菜鸡互啄”。杨威利率领的同盟援军先行赶到,全歼了坎普的舰队及秃鹰要塞。随后米达迈亚和罗严塔尔率领的舰队赶到,又秒*了杨威利麾下穷追不舍的亚拉肯和阮文韶两个分舰队。

从这个角度上说,双方在布阵上都犯了前轻后重的错误。然而,杨威利这边并不存在战略失误。他是被政府召回海尼森开听证会去了,身不由己。而莱因哈特这边却是一个超级昏招。姑且不论仅仅为了检测“移动要塞”的军事技术,或者为了达成人事上的制衡,就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是何等不智,单说从调动的兵力上,帝国明明总共出动了三个主力舰队,至少四万艘左右的战舰,但却把米达迈亚和罗严塔尔两支舰队放在后面,而前期只让坎普带着一万六千艘战舰和秃鹰要塞攻打伊谢尔伦要塞。

要知道,伊谢尔伦要塞驻扎的舰队也有一万多艘,坎普兵力优势并不大。秃鹰要塞比伊谢尔伦要塞要小一圈,主炮功率也只及对方八成。就是说,在米达迈亚和罗严塔尔赶到前,帝国方面从实力上是没啥优势的。而敌方指挥官,正常来说是杨威利。坎普在死线会战同等兵力下都被缺粮少弹的杨威利玩得团团转,何况现在是杨的主场?

要知道,不久之后的第九次回廊会战,仅仅是为了牵制杨舰队,莱因哈特就派罗严塔尔带着三个舰队三万多艘紧逼回廊。再看看第八次回廊会战的兵力安排,不客气地说,这简直就是逼坎普去送死。

只是因为帝国军踩了狗屎运,杨威利恰好被同盟政府调回去开听证会了,要塞司令官变成办公室官僚卡介伦,是个既不会打仗又怕老婆的主,甚至在已经遭到秃鹰要塞主炮轰击的时候还不敢下令主炮还击。这种情况下,坎普才勉强占了一点上风。

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3)

换个说法,如果莱因哈特一开始就充分评估了敌方战斗力,把三个主力舰队的兵力都派给坎普,哪怕不用米达迈亚、罗严塔尔,派上连内肯普、舒坦梅兹之类的二三流提督,那么,面对卡介伦泰山压顶,没准要塞已经拿下了。

所以,第八次回廊会战,莱因哈特表现的是战略昏招。

接着是莱因哈特最大的手笔——诸神之黄昏。

此战,莱因哈特一面用三万多艘战舰进攻伊谢尔伦回廊牵制杨威利,同时亲率十二万艘战舰突破长期中立的费沙回廊,*奔同盟领域内。这个战略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破费沙回廊,然而这一点,杨威利早已提前预料到,并向同盟政府谏言,还专门把尤里安派到费沙去当特务。只是同盟政府昏庸,才未能有所防备。

尽管如此,杨威利一旦判断莱因哈特开始,并从上司那里获得了自主权,立刻毫不犹豫放弃了固若金汤的伊谢尔伦要塞,开始向着帝国军补给线挺进。事实上,如果不是比克古被政府逼迫在兰提马里欧迎战,用三万多艘战舰与十二万帝国军战舰硬拼,那么在杨威利的谋划下,同盟军还大有可为。无论是比克古坚守正面,杨威利游击补给线,还是在马尔雅迪特之类真正适合展开非对称战争的星域交锋,都足以让莱因哈特的大战略不能轻易得逞。

在原著中,比克古的同盟军主力刚刚被帝国军击溃,杨威利的舰队就到了帝国军后方,以至于刚刚在欢庆胜利的帝国军,差点产生“我军后路已断,危在旦夕”的错觉和惊呼。如果老爷子能忍一忍,晚几天再打,又将如何?

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4)

兰提马里欧会战后,就是“连战”。

杨威利以区区一个舰队,面对拥有十万艘大军的帝国军主力,充分发挥本土运动战的优势,接连攻击帝国军运输舰队,击破了舒坦梅兹、连内肯普和瓦列三个舰队,让拥有优势兵力的帝国军一度陷入类似同盟在大侵攻中的困境。只不过帝国军没有养活民众的包袱,同盟军也不会抢夺民众口粮,科库兰之流甚至以“民间物资”为由把整个仓库交给帝国军资敌,所以帝国军才没有因为缺粮而崩溃。这一步,杨的战略已经凌驾在莱因哈特之上,只是帝国军的低人权优势发挥作用而已。

然后是两人的正面对决:巴米里恩会战。

在巴米里恩会战中,莱因哈特摆出的拿自己为诱饵,引诱杨威利决战,然后各舰队四面包围,事实证明就是个战略昏招,低估了自己输给杨的速度,等于是自个给杨创造了斩首的机会。而杨威利是当机立断,直捣黄龙,抓住这敌人双手奉上的战机。

莱因哈特最终能在巴米里恩保住性命,得益于两个意外因素。

第一是在他的本队被杨威利打得溃不成军之际,缪拉舰队提前回援。但缪拉能提前回援,并非莱因哈特战略好,而是遇上了同盟军叛徒科库兰,不战而降把仓库奉献个帝国军,节约了攻略和整顿的时间。

第二是在他的本队连同缪拉舰队都被击溃,自个旗舰被纳入射程之际,同盟政府投降了,命令杨停火。而这也并非莱因哈特的战略出色,而是他老婆希尔德勾结米达迈亚和罗严塔尔,违背莱因哈特战略,不是回身包围杨威利,而是直取海尼森,迫使同盟政府投降。这里面还要加上特留尼希特这个二五仔的私心。

如真是大家一板一眼按莱因哈特的战略走,帝国名将们早就可以一起吃饭饭了。可见,在巴米里恩,莱因哈特是用了一个错误的战略。

如果只是为了解决补给问题,莱因哈特完全可以让米达迈亚带着毕典菲尔特为一路,罗严塔尔带着缪拉为一路,两路各取一个补给基地,或者一路夺取补给基地,一路直取海尼森,莱因哈特自己带着本队和舒坦梅兹、连内肯普、瓦列等残部留守大本营。这样一来,每一路都是三四万艘的战力,杨威利根本毫无办法。可是他非要去搞个华丽的大包围,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自己“战场上击败杨威利”的变态*,变成了战略为个人虚荣服务。而杨威利则是抓住敌方这个战略昏招,几乎达成了斩首目的。

在巴米里恩会战中,杨表现的战略水平远超过莱。可以说,杨威利对莱因哈特的优劣和心态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5)

那么,既然杨战略也很强,为啥杨最终输给了莱因哈特呢?这其实真不怪战略,主要怪政治。

杨威利是同盟军人,坚持军人必须服从评议会的原则,所以对评议会操纵下的诸多战略昏招,他只能谏言,谏言无效就只好乖乖服从。

而莱因哈特则不同。他一开始就是帝国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的宠物。虽然也遭到贵族的嫉妒和陷害,但f4啥都给他最好的。莱因哈特在外传遇上的几个主官也都还比较公正。到正传开始后,莱因哈特很快飙升到宇宙舰队副总司令,自己开府治军,基本完全没有任何制约;后来更在内战中成为帝国实际的执政者。而且莱因哈特受的道德良心制约也少,为了对抗同盟大侵攻不惜从自己老百姓嘴里抢粮食,这样的事情杨威利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所以,杨威利因为受到政治和道德的制约,当然也是因为他自己懒惰,他的战略执行力大打折扣。明明看到了很好的战略机会,也知道该怎么执行,却施展不开手脚;明明看到了巨大的战略风险,也知道该怎么避开,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冲上去。这更多算是价值观和平台导致的悲剧,不能算到战略能力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同盟灭亡后,杨威利只带着一支小小的流浪舰队,反而大发神威,打出了多次漂亮的战斗,硬是从战术上把战略格局撬动,最后虽然自己早死,却为同盟留下了民主的种子。正是因为腐朽和低效的同盟政府被帝国的军靴碾碎,杨威利反而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战略水平了。

相反,这段时间莱因哈特当上皇帝,近乎统一之后,战略上反而更加病态,执着于和杨决一死战。明明自己几年前就说出伊谢尔伦要塞也不算什么的话,可是当听说杨夺取要塞后,还是火冒三丈地带着十万艘战舰去攻打,简直到了昏暴的地步。

杨威利不会胜利但也不会败,杨威利个人简介(6)

综上,杨威利的战略才能丝毫不亚于莱因哈特,甚至在其之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