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去东京一家百货商场为孩子挑选玩具。日本商场分类明确细致,婴儿玩具区也被分为男孩玩具区和女孩玩具区,并按月龄有进一步的细分,还标出了一些畅销玩具。
在女孩玩具区,有好几个妈妈牵着大约4、5岁的小女孩在兴趣昂然地围着一套畅销玩具看,我也过去一瞧,原来是一整套“照顾洋娃娃”玩具,里面是一个洋娃娃和各种迷你版仿真育儿用品:婴儿床、奶瓶、口水巾、尿布垫、尿不湿、辅食用的小碗小勺,等等,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一条迷你婴儿背带,无论是造型还是功能都与我带娃时用的婴儿背带几乎完全一样,“可以宝宝脸向里背,向外背,还可以背在背上”。
其中一个小女孩抱起洋娃娃,十分熟练地用奶瓶给她“喂奶”,随后又利落地用背带把娃娃背在胸前,嘴里还哼着儿歌。她对妈妈说,在别的小朋友家里玩过,也想买一套。她妈妈立即就答应了。其他几个小女孩也纷纷上前试玩。
她们背着娃娃细心照顾娃娃的样子,完全和周围用背带背着小宝宝购物的日本主妇并无二致。她们兴奋愉快的神情,仿佛照顾小宝宝并不是一件累人的事情,而是一件令人神往的工作。
这种玩具在日本的畅销,真是充分体现了日本女性的生存状态。从我这个女权主义者角度来说,为小女孩专门开发这样的“照顾宝宝”玩具,颇有性别歧视之嫌。这种玩具固然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育儿技能”(且不说从4、5岁就开始学习这样的技能是否为时过早),但是育儿这项工作应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为什么专门为女孩开发这样玩具,而男生不需要学习?让小女孩从小接触这样的玩具,无疑会让她们充分认同自己未来成为“贤妻良母”的角色,在生育后全面承包所有照顾孩子的工作,而丈夫则在可以在家务和育儿方面不闻不问。
实际上,这种“丧偶式育儿”正是多数日本已婚已育女性的生存状态。虽然中国也广泛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日本比中国糟糕的地方在于,日本老人不参与育儿工作。育儿被整个社会天经地义地认为是母亲的职责。由此导致很多女性生育后不得不辞去工作或是由全天工作转为打零工。
而更糟糕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社会,甚至女性自身,并不认为这样的状况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日本文化与社会对女性在“贤惠”方面的要求,向来就非常苛刻,远甚于中国,尤其是经历了所谓“妇女解放”的中国。日语里有一个词叫“女子力”,是个褒义词,指女子在容貌、举止、化妆穿搭、烹饪、整理收纳搞卫生育儿做家务等等等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女子力”越高,就越值得骄傲,对男性的吸引力越大。很多女性杂志教女孩如何通过化妆打扮提高“女子力”,针对家庭主妇的杂志也会教女性朋友如何不断提高料理技能、家务技能来拴住老公的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女子力”是日本女人毕生不懈追求的目标,她们努力化妆穿衣打扮,努力育儿,努力做家务,而且技能代代相传,从外婆传给妈妈,从妈妈传给女儿。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在商场遇到的日本妈妈很愉快的给女儿买这样的玩具了。
这样的日本女孩,小时候伺候洋娃娃,长大了伺候老公孩子,真是令人叹息。
笔者作为妈妈,不会给自己的女儿买这样的玩具。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做任何她喜爱的工作,当然我也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好母亲,但不希望她的身份仅仅是某某人的母亲、某某人的妻子。对女人来说,所谓“女子力”,完全没有生存能力、工作能力、调节心智获得快乐的能力重要。
希望女孩们都能为自己快乐地活着。
(原创内容,转载请征求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