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唱国歌的伊朗球队
世界杯里本来是一场体育赛事,当这个赛事里上演了一出出表达政治态度的行为后,事件就上了热搜。
我们从传播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事能上新闻头条。
三支球队的行为,都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所谓“仪式化行为”,就是借助某个动作、某种行为,来表达一种态度和观念。
为什么仪式化的行为,容易上新闻头条呢?因为任何仪式化的行为,都是在简化信息。当简化的信息没有对应的背景阐释,人们第一时间看不懂,就会好奇、揣测、问询、搜索、讨论,自然也就放大了这件事的热度。
你不了解伊朗的国内舆论时,当然没法第一时间理解伊朗队不唱国歌的原因。我们看到单膝下跪的英格兰球员时,一开始不理解背后的意义,我们可能误以为他们在向上帝祷告。
OK这个手势,在中国可能表达的是“好、就这么办”。但如果你跟老外摆这个手势,很可能会被揍。因为这个手势,在某些圈子里是在表达“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思想。
由于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仪式化行为通常只有特定的人能读懂,并激发圈外人的好奇心与窥探欲,让大众主动围观。
营销高手,常常用这种“仪式化行为”来做宣传。
比如,大家都听过“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别人钓鱼用的是弯钩,而姜太公却用直钩,表达的是“愿者上钩”的意思。用直钩钓鱼成功引发了当时群众的热议,并为姜子牙引来了周文王。
再比如,前段时间,新裤子乐队的键盘手庞宽,把自己关在一个2.5 平米的台子上,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开始了为期14天的直播。
庞宽在表达什么?我想聪明的你可以意会到。更关键的是,他通过这种仪式化的方式,成功地传递出了自己的态度。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当你想号召一件事并得到大家的认同时,你可以通过某种仪式化的行为,去激发更大范围的关注。
从体育对战到国家恩怨,卡塔尔是懂收视率的。
——“场外信息”比“场内信息”更有吸引力
就在球迷们为爆冷门事件涕泪横流的时候,吃瓜网友们发现卡塔尔世界杯的分组也在搞事情:
- 伊朗VS美国
- 英格兰VS美国
- 威尔士VS英格兰
这种分组哪是足球比赛,更像是美伊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分裂战争的延续。当足球比赛,上升到民族冲突,比赛的火药味就更浓了。球迷们看的哪是世界杯,分明是在“吃瓜”。
伊朗队输球后,回国会被国人辱骂吗?体育精神,是否可以超越民族仇恨?运动员们会不会在比赛中,新仇旧恨一起算?不同的猜测越来越多,比赛的热度越来越高。
不管这个分组是不是刻意安排的,但这种分组方式,让这几场比赛极具传播力。
我发现,很多“场外信息”其实要比“场内信息”更有看点。
比如,漫威的影迷习惯在电影里找彩蛋,并且讨论彩蛋的意图;一个明星出演的电视剧火了,大家会搜集这个主演的花边新闻、在电视剧里的穿搭。
有传播力的内容,一定会给观众留足讨论空间,吸引大家主动地猜测、争辩、好奇,并主动参与其中。
《隐秘的角落》能成为现象级爆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很多剧情是隐而未说的。
比如,这部剧从始至终没有说普普已经死了,但很多观众猜到了。在水产场死里逃生后,严良去找朱朝阳,严良提到了一句:“我欠普普的,他们不能白死。”
这个剧情安排类似文学上的“藏笔”,由于没有讲的特别透彻,用户只能自己领悟,拼凑剧情。猜测的人多了,就会产生争论、产生话题。我们的内容,就是在争论里被炒热的。
《复仇者联盟3》开场有一个片段:绿巨人坠落在奇异博士所在的纽约圣所,这段剧情参考的就是《无限手套》中银影侠坠落到奇异博士的纽约圣所,并警告灭霸即将来犯的情节。仅凭画面之间的梦幻联动,电影成功引起了粉丝们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