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
对于孩子来说,可怕的词汇。
因为即便竭尽所能,孩子也无法还尽父母的恩情,尤其是母亲给予的生命。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当孩子面对自己无法应付“牺牲”,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转而逃避“牺牲者”,而最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否定,所以讨厌母亲,并且想要逃走。
这种讨厌,是一种无能为力。
相比西方,中国不少的父母,却正在不知不觉的,用这种牺牲感,一点点逼迫着孩子慢慢的讨厌自己,逐渐成为“讨厌”的中国式母亲。
上图的这句话,刘三莲说给阿杰,也同样说给自己,因为失去丈夫的他,儿子成为了她唯一的寄托。
不少中国母亲的可怜甚至可悲就在于,认为儿子是自己唯一的寄托,因为这份寄托,让自己不择手段的倾尽全力。
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
你是妈妈唯一的寄托。
对于孩子而言更像是一种诅咒,一种拉磨毛驴身后的皮鞭,逼迫着自己不得不努力,但如果诅咒过了呢?鞭子抽太用力了呢?
请别,言不由衷。
对于孩子,善意的谎言,孩子也许相信或识破,但盛怒之下的谎言,却会刺进孩子心里。
如果你说了令人讨厌的话。
你希望,听到的人,是喜欢你,还是讨厌你?
刘三莲的可怜,不仅仅因为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自己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更在于,她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幸福和一切都交给了这个男人,这个家庭,这个孩子。
而失去了自己。
面对丈夫出柜的事实,她选择是接受,不介意和迎合。
最后,我仅代表我自己,希望有缘看到这里的女性朋友,记得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
如果你丢了自己,不爱自己,把权利交给别人,那一颗放在胸膛之外的心脏,它会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