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家庭中
是理性和规则的化身
心理学上认为,爸爸的存在,有利于阻断妈妈与孩子之间形成的“封闭二次元关系”,过渡为“开放的三元关系”,促进孩子“分离-个体化”的发展。
那是因为,孩子天生就以妈妈为中心,妈妈对孩子的爱更是无条件的,这样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信任。
但爸爸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代表着社会中的其他人。
一旦孩子的行为没有符合社会他人的要求,爸爸则会给予惩罚。
所以,心理学上把父亲的角色称为“社会规则”,认为只有父亲的养育,才能让孩子理解且顺应这个社会的规章制度。
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故事。
初中那年,男孩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直转而下。
老师们对他束手无策,就连他自己也跌落谷底,自暴自弃了。
这时候,父亲站了出来——
他暂时放下工作,回到家陪伴起儿子。
家里的电视机停了。父亲自己也主动不玩手机。
男孩写作业的时候,父亲就在不远处看书。
初三到高三的四年间,父亲全程陪读。
每当男孩有学业或心理上的困惑时,父亲都会耐心陪伴、细心疏导。
还会自己去学习教育知识,把所学所悟都和儿子分享讨论。
在这种“约束”之下,男孩最终考上了北大心理学专业,目前是在读博士生。
最近,他做客央视《开学第一课》,在节目中讲述了父亲对自己的力量。
教育部曾对各个阶段的孩子进行过大量调查,发现:从孩子5岁起,到他上小学三年级,孩子愿意听母亲教育的比例高出父亲很多,可三年级过后,母亲的教育影响力却极度下降。
这时,如果父亲的角色处于隐形状态、父亲的声音处于消失状态,那孩子很容易形成对规则的漠视,破罐子破摔。
只有父亲站出来,用理性的角度去指引,孩子才能掌握和自己、和他人打交道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鞭策自己,成就自我。
父亲的陪伴
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养育男孩》中说:
男孩会学习父亲的人生态度,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爱人,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和感受一切。
父亲的角色,往往比母亲的角色更丰富。他可以是教练,朋友,乃至对手。
孩子在这种多样化的角色转变中,也能很好地领悟到社会角色的多变性,抵御风险能力才会更强。
2008年,海南海口。
2岁的陈兴融被确诊为孤独症,说话含糊不清,与人互动性差。
5岁那年,为了增强体质,父亲给他请了个游泳教练。
可没练多久,教练就被气跑了,父亲只好亲自教他游泳。
父亲在墙上贴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表,还安排了一些增强体质的运动项目,俩人互相监督,共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