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去谈一个生意、业务,就是在做一场买卖。
不管是在会议室的谈判桌上,还是在酒店饭店的包厢里,开始总要闲聊一会儿,吃点水果零食,等等人,开开玩笑。到了上桌说起正事儿,那就得该谁说话谁说话,讲个规矩。
其实咱们看相声演出也一样。
郭德纲老师经常说,相声演出也是一场买卖。“艺术艺术,艺是演员的能耐,术是把能耐卖出去。”
相声是演员的产品,电视、网络是个广告,剧场就是商店。咱们花钱到剧场看演出,就是去买他们的产品一个道理。
但是近些年这个买卖的“购物体验”不是很好。
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演出中观众搭茬、刨活的问题。
这里边存在的争议挺多,相声是逗乐的艺术,它需要观众笑,你说观众花钱买开心来了,是不是可以想笑就笑?
演员也是在台上说话,观众是不是也有说话互动的自由?
顾客是上帝啊,观众花钱了,咋还要处处受到限制吗?
哎,我这回把这个当买卖跟大家分析分析,很多道理就清楚了。
1。
相声这个产品有点特殊,它是“现场制作”,有时候还是跟观众一起“制作”完成的。而且相声这个产品它还不是私人定制,它是制作出来尽可能地满足现场所有人的胃口。
相声的现场演出有个规律,就是演员上来先做一下自我介绍,跟观众聊天似得先拢一拢您的耳音,调动一下大家的情绪。然后再逐渐入正活。
哎,这个入活之前的时间,就适合大家互动一下,搭个茬活跃一下气氛,无可厚非。
但是入了活了,演员进入表演状态了,那就不适合再打断了。这就跟咱们买东西一个道理。
比如你去买一个大蛋糕。做蛋糕的师傅要先跟你聊一聊,看你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啊。聊完了人家开始动手制作了,你就不好再捣乱,
人家大师傅正往上边挤奶油呢,你过去洒一把辣椒面,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你说你就爱吃辣的,你愿意买,问题是这大蛋糕少有一个人吃的呀,你拿回去别人不爱吃,还要骂街这什么缺德蛋糕店往奶油里掺辣椒面,你这不是砸人家招牌吗?
2。
网上有很多所谓“德云社相声搭茬名场面”,似乎能够佐证观众搭茬有好处,很多互动很精彩,不应该一概否定。
的确是有,但是咱们琢磨一下,很多精彩的互动场面,都是演员有意引导产生的结果。
比如郭德纲老师相声有一回带着观众一起喊:“你有病啊?你有药啊?”又热闹有好笑,再比如相声《对春联》带着观众一起背平仄平仄平平仄,这就是演员故意挑动大家的热情互动产生的效果。
但是观众主动搭茬产生的意外效果,有精彩的吗?的确有,但是很少很少。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岳云鹏唱《送情郎》,底下有个女观众搭茬“deidei”,精彩吗?现场产生的“笑果”可以说精彩,流传出来以后大家也觉得好笑。
但是要说巧妙,我觉得并不值得鼓励。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互动”把演员的表演给打断了。
“笑果”好是因为演员经验丰富处理的好,这要是个欠缺经验的,或者是不像岳云鹏这样知名观众缘好的演员,可能现场就凉下来了。
可以说搭茬好不好,有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打断演员表演的节奏。
3。
郭老师自己也说,观众搭茬也是相声演出的一种客观现象,但是这么多年真正搭的巧妙与作品完美融入的,也不超过三回五回的。
从很多演出的整体效果来说,真的不是很完美。很多所谓的搭茬,那是演员说一句他跟着喊一句,从头到尾不消停。这就不是搭茬,完全是起哄了。
你说让演员怎么办呢?又不能现场翻脸,这都是衣食父母来的,只能笑脸陪着,勉强撑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作品不完整。
尤其很多年轻演员表演成本大套的传统活时,互动太多,正活太少,原本固有的梁子结构被大量删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