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宣宣
来源/怀左同学
1993年,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以小说《辛德勒方舟》为原型,根据二战期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迫害犹太人的真实历史事件拍摄而成。
这部迄今为止制作最昂贵的黑白电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7项大奖在内的90项大奖和49项提名奖。
该影片导演,“电影奇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借助该影片获得1994年第6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一了奥斯卡奖的心愿。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是,1939年,德国军队击败波兰,党卫军疯狂屠戮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趁着战乱来到克拉科夫。
他最初的目的是发一笔战争财,对遭受屠*的犹太人,漠不关心。然而,随着战争越演越烈,无数惨遭屠*的犹太生命唤醒了辛德勒的良知,他开始对无辜的生命产生同情和怜悯,不惜一次又一次违反纳粹法令救助犹太人,最后甚至倾其毕生积蓄保住了一千多位犹太人的生命。
在这个过程中,辛德勒历经了一场场剧烈的心理变革,最后完成了人格升华,赋予了自身“拯救者”的伟大情怀。
下面,从4个“主义”的角度分析辛德勒良心觉醒的心路历程。
01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萌芽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期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之后,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又把人道主义具化为自由,平等,博爱三种精神,这使得人道主义的含义越来越丰富。
我国著名的国际慈善组织者王爱军,曾在《人道》中记载了人道主义的大概含义:人道主义,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疯狂的屠戮和残酷的奴役,纳粹的行为无疑是反人道主义的典型代表。
而主人公辛德勒的出现,则是人道主义援助的代表。
辛德勒人道主义的援助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现出来了,最开始的辛德勒是一个压榨,剥削犹太工人,巴结讨好纳粹军官,沉溺酒色之中的恶徒。
在一次又一次亲眼目睹血腥的屠*后,辛德勒内心深处的良知渐渐被唤醒,他由救助一个人,到救助一群人,最后救助了一个民族。
在人物形象逐渐转变的过程中,辛德勒充分地展现了人道主义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温存和良善。
首先,辛德勒在与犹太工人的相处中,心境在发生变化,同情渐渐滋长。
他为被纳粹士兵开枪打死的独臂老人在纳粹高官面前撒了慌,称对方是重要的资深的技工,维护了一个老人死后的尊严。
随后,辛德勒拦下即将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列车,救下了因出门忘带证件的犹太会计史登。
其实辛德勒完全可以重新请个会计,不顾他人死活,他如此大费周章,只因他对犹太人产生了同情。
对犹太人产生同情,便是对德国纳粹厌恶的开始。这一点是辛德勒内心觉醒,展现人道主义的重要因素。
他收留了制作铰链的工人,聪明的小男孩,又营救了前来求助自己的陌生女子的双亲,他的私人工厂逐渐成为犹太人避难所。
其次,辛德勒主动地,公开地救助和关怀,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辛德勒去阿蒙的地下室,给女佣海伦送礼物,耐心倾听她的遭遇,在安慰海伦时,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与海伦平等地对视,充分体现了辛德勒对海伦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