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剧情详细,辛德勒的名单第四季分集剧情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5-08 07:24:00

整部影片,从个人英雄主义的角度去看辛德勒的蜕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他的转变历程,由个人魅力的彰显,到古代帝王风范的流露,最后救世主的暗喻,表明辛德勒重塑了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03利他主义

辛德勒为什么会救人?他完全可以选择不救,拖着两大箱钞票回家乡过一辈子荣华富贵的好日子。他救人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从利他主义的角度解释辛德勒的行为,他之所以选择这么做,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利他主义者,而是因为,辛德勒从救人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满足。

精神分析家安娜·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利他主义的动机是不存在的,那些帮助他人的人,也同样从自己无私的行为中获得了个人满足。

很多精神分析家都赞同,寻求个人满足,而非利他主义,才是这些“拯救者” 无私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下面我们来看,这种个人满足是怎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辛德勒的。

首先,刻进骨子里的发财梦。

辛德勒夫人来克拉科夫找他时,辛德勒坦诚地透露了内心深处的目的,他要让这里的所有人都记住自己,那个伟大的奥斯卡·辛德勒,他使一间废弃的工厂重新运转,赚得盆满钵满,此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他的夫人,深情地抚摸着他的脸欣喜地说道:“你真是一点也没变。”

发大财,满足个人生活的虚荣和富足,是潜藏在辛德勒骨子里的意识。

其次,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辛德勒的工厂逐渐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这份虚荣辛德勒一开始很抗拒,在与*人的阿蒙进行剖析对比后,他感受到了自身的高大,别人是*人,自己是救人,救人是高尚的行为,可以获得比物质层次更高级的精神满足。

回顾过去人生的失败,辛德勒从救人的行为和接受别人的感激中,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最后,感同身受的遭遇。

在犹太人濒临灭族的边缘,任何一个小小的救人举动,都将受到来自被救助者极大的感激。这无疑会加深辛德勒内心深处的成就感,满足感。

还有一个细节,辛德勒曾在生日宴会亲吻了一个犹太女孩,因此被关进了监狱。

其实在小说中,辛德勒因各种原因被纳粹德军逮捕过,这些不愉快的经历造就了他积极救人的倾向。

因为,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辛德勒能够站在犹太人的角度,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遭遇,从而加强了他积极拯救犹太人的倾向。

影片的最后,辛德勒实现了他当初的梦想,这里的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伟大的奥斯卡·辛德勒,人们会永远记得他,只不过不是因为他的荣华富贵,而是他的人间至善。

辛德勒的名单剧情详细,辛德勒的名单第四季分集剧情(9)

无疑,辛德勒从自己屡屡救人的无私行为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04存在主义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

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

这句话体现的是存在主义,其代表人物萨特,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萨特在他的哲学中,对战争这类偶然的,荒诞的境遇进行了批判。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是,人性的善恶之争没有必要,因为人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存在先于本质,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以上思想可以归结为三条基本原则, 即世界是偶然的、荒诞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的核心原则是第二条,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个人的存在先于对个人的理性判断和结论(即本质)。也即,人首先是存在,而后才定义自身。

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认为,自由选择的力量是人类存在的核心,但这种自由选择不是随心所欲,人们要对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

这种思想影响了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形成。于是萨特认为,极端境遇中的选择是定义其本质的决定性力量。

接下来,我们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来解读主人公辛德勒的蜕变历程。

首先,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疯狂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几乎惨遭灭族,这种极端环境正好契合了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一条原则,即世界是偶然的,荒诞的。

正是战争这种极端的境遇,使得人类命运的偶然性,荒诞性更加突出。

其次,主人公辛德勒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角色,因为最初他是一个压榨,剥削犹太工人的奸商,后来是一个倾其所有拯救犹太人的圣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几乎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共存。

但在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这一切又是合理的。

存在先于本质,一个人的过去不是定义他现在的依据,而真正能够定义他的,是他的自由选择。

过去的辛德勒之所以是个奸商,是由他成为奸商以前所做出的选择决定的,同样,现在的辛德勒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由他成为奸商后所做出的新的选择决定的。

这完全符合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三条原则,自由选择,并且这种自由选择起到了定义其本质的决定性作用。

最后,自由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

人在任何一种境遇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你乐意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可以把自己造成那种人。

没有原则指导你的判断,因为你的选择是自由的,但是一旦你做出了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结果负全部责任。

辛德勒的名单剧情详细,辛德勒的名单第四季分集剧情(10)

下面我们来看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不同人的选择结果:

阿蒙为什么被绞死?

辛德勒陪阿蒙喝酒聊天,谈论自制力和权力,试图引导阿蒙走上正确的良知之路,教导他饶恕无辜的生命,去做一个慈爱者。

最开始,阿蒙试着饶恕了劳动时抽烟的工人,接着又饶恕了弄脏他马具的男孩,最后在放走李谢克时,固态萌发,*人的*占了上风,阿蒙选择枪*了李谢克。

临死前,阿蒙仍旧高喊“希特勒万岁”。他自始自终选择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纳粹主义狂热分子,被处以绞刑便是对他的选择负责。

犹太人为什么存活?

在暗无天日的屠戮中,险遭灭族的几千名犹太人得以幸存,一方面源于辛德勒的搭救,另一方面源于自身的不放弃。

女工在被错送去死亡墓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一个老太太说,被围墙电网电死反而不那么痛快(比起淋浴吸入毒气而死)。

那一刻老太太身后的犹太妇女讲了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过生的渴望,一直相互照顾,相互鼓励,所以辛德勒才说,你们最该感谢的人是你们自己。

在绝望的世界里,他们选择带着生的希望坚强地活着,最后他们幸存下来。

辛德勒为什么要逃亡?

在苏联红军宣布解放后,辛德勒站在台上发表了演说,他是一名纳粹党员,一名军火制造商,还非法奴役犹太俘虏替自己做工(虽然暗地里目的是救人)。

由于背负着以上种种罪名,辛德勒成为了一名战犯,将被通缉,有被处以绞刑的可能,他不得不开启了他的逃亡生涯。

辛德勒的逃亡正是为他过去选择成为的种种身份负责。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辛德勒的名单》,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主人公辛德勒,面对极端的战争境遇,他所做出的自由选择是不断超越自身,由拯救一个人到拯救全世界,正是这种积极的选择,塑造了辛德勒人性的光辉,并且辛德勒主动承担起了自己选择的结果,最终实现自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总结

主人公辛德勒是德国投机商人,他救下的名单里的犹太人,是他的民族所仇视的敌人。

一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利用战争从中大捞一笔,这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可在一次又一次亲眼目睹犹太人被屠*后,辛德勒心底深处的良知一点一点觉醒。

那些犹太人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可他们是一条条无辜的生命,他们不该受到罪恶的屠戮,良心觉醒的辛德勒毅然决然站到了战争的对立面,背弃自己曾经信仰的纳粹主义,做了一件又一件拯救犹太人的正义之事。

辛德勒良知觉醒的心路历程,通过以上4个“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这种转变的历程变得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电影原小说作者,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在那些时代,圣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好处,唯有那些讲求实际的无赖才能担当起拯救灵魂的重任。

毫无疑问,辛德勒做到了。

从奸商到圣人,辛德勒蜕变成为一个灵魂拯救者,为后世所敬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所铭记,至善无界,大爱无疆,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全世界。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