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集剧情,编辑部的故事剧集目录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5-08 09:37:17

《编辑部的故事》是中国第一部室内喜剧,该剧在1991年12月播出之后,立刻风靡全国,其火爆程度甚至不输北京电视台此前播出的《渴望》。

编辑部的故事分集剧情,编辑部的故事剧集目录(1)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片名:《编辑部的故事》

导演:赵宝刚 金炎

编剧:王朔、冯小刚、马未都、苏雷等

主演:葛优 吕丽萍 侯耀华 童正维

类型:喜剧

集数:25

首播:1991年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剧情介绍

《编辑部的故事》描写了6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描写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

主编老陈,精明能干,年富力强,可代表当时的老干部形象,是整个编辑部的主心骨。

刘书友是个老同志,工作勤勤恳恳,生活艰苦朴素。牛大姐是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老太太,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对党无比忠诚。余德利人如其名,代表了改革开放后,头脑活络的精明人。他专门为编辑部拉广告,八面玲珑,增收有术。最出彩的是李冬宝和戈玲,他们是一对未婚男女,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青年一代。李冬宝机灵,热心,能说会道,没事老爱拿人开涮;戈玲也是人精儿,没事老看英语,喜欢弄点情调。他俩工作上配合得严丝合缝,感情上有点暧昧,老爱打情骂俏。

剧本

集体策划《编辑部的故事》

1985年冯小刚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成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个美工,也是最不安分的一个美工。冯小刚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导演梦,中心拍什么戏他都要掺和一下,想从中学到点东西。而他能进入《编辑部的故事》剧组,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几位知名的青年作家在郑晓龙的召集下在北京友谊宾馆开策划会。除了王朔还有苏雷、魏东升、朱晓平、葛小刚等等。冯小刚当时不出名,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三天之后,大家简单讨论出了几个分集剧情,几位作家分头回去写剧本,冯小刚也分了一集。又过了几天,当郑晓龙看到这几集剧本的时候傻眼了。

原来,不同的编剧写的剧本风格都不统一。只有王朔写的那集最合郑晓龙的心意,这集剧本写得机智幽默,带有浓重的京味。碰巧的是冯小刚写的那集,风格像极了王朔,简直如出一辙。于是郑晓龙决定让王朔和冯小刚联合创作《编辑部的故事》。

王朔和冯小刚是经郑晓龙介绍认识的。198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冯小刚终于在郑晓龙的引见下见到了王朔。冯小刚和王朔是相见恨晚。此后冯小刚和王朔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在王朔和冯小刚的妙笔生花之下,编辑部里6位编辑逐渐跃然纸上。这6个编辑各有特色,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类典型人物。

拍摄

郑晓龙临时更换导演

除了冯小刚之外,《编辑部的故事》的幕后工作人员基本是《渴望》的原班人马、连用的摄影棚都和《渴望》是同一个。按说,经过了《渴望》的锤炼,这些人对室内剧的拍摄应该轻车熟路,《编辑部的故事》本应该一切顺利才对,但是没想到,戏刚一开拍就出了大问题。

当时,正在北京302医院住院的郑晓龙接到了冯小刚打来的一个电话,电话里他焦急地说:“郑主任,您快来剧组看看吧,剧组都乱套了。”郑晓龙于是不顾自己身体,提前出院。当他匆匆赶到香山摄影棚的时候,整个“编辑部”剧组已经停拍了。郑晓龙瞪大了眼睛,生气地问:“怎么回事?”

原来,《编辑部的故事》最初的导演金炎是个新人,刚刚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他没有经历过《渴望》的拍摄,因此对拍室内剧没有经验。于是在他的指挥下,整个拍摄就乱了套了。

当时连演员的表演也不听导演的了,刚开始是冯小刚这个编剧替导演给演员说戏,后来连摄像、灯光都上来指导演员表演。整个剧组陷入了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无奈,冯小刚只能请来中心副主任郑晓龙来剧组坐镇。郑晓龙在“编辑部”剧组一共待了4天,首先是调整了导演。他把正在筹备《皇城根》的赵宝刚调过来当《编辑部的故事》的总导演,金炎任副导演。《编辑部的故事》也成为了赵宝刚导演生涯的第一部作品。

剧组做了调整之后,戏重新开拍。在赵宝刚的指导之下,《编辑部的故事》的拍摄逐渐走上正轨。随后,一拨一拨的客串演员的到来,给《编辑部的故事》增色不少。

意义

开创室内喜剧先河

经过了3个多月的紧张拍摄。1992年1月20日,《编辑部的故事》终于在北京电视台跟观众见面了。而跟我们今天看到的《编辑部的故事》不同的是,当年首播时的第一集并不是现在看到的第一集《谁主沉浮》,而是《飞来的星星》。因为《编辑部的故事》的25集水平有些参差不齐,所以最好是穿插着播,《飞来的星星》属于质量不上不下的一集,先播出来看看观众的反应。

果不其然,《飞来的星星》播出之后没有打响头炮,毁誉参半。等播到第三集《我不是坏女孩》时对《编辑部的故事》的评价回暖。此后《编辑部的故事》逐渐开始在观众中受到热捧,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始跟风播出,《编辑部的故事》开始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编辑部的故事》已经播出27年了,很多观众至今都对它念念不忘。这部电视剧开创了中国室内喜剧电视剧的先河,也为日后中国的喜剧电影培养了大批人才。(来源|读者报)

版权申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号刊载的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温馨提示

本文摘自《读者报》2018年12月27日15版。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读者报》。

编辑部的故事分集剧情,编辑部的故事剧集目录(2)

这就是《读者报》

知过去 长知识 有谈资 摆故事

编辑部的故事分集剧情,编辑部的故事剧集目录(3)

编辑部的故事分集剧情,编辑部的故事剧集目录(4)

编辑部的故事分集剧情,编辑部的故事剧集目录(5)

《读者报》订阅方式

1.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点击文末左边“阅读原文”即可微店订阅

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凡通过读者报微店订阅2019年全年《读者报》,随机赠送微店所售图书一本,送完即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