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芒在茶花女死后,他送给茶花女的那本《玛侬·莱斯科》被人买走,于是阿尔芒找到了“我”,并且缓缓向“我”叙述关于他跟茶花女之间的事。在口述的内容里,阿尔芒都是用“我”来讲述事情的发展经过,因而第二次出现“第一视角”便是阿尔芒口述中的自己。
小说最后茶花女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记录了自己不得不放弃阿尔芒的原因以及自己病死的过程,信件直接以茶花女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出来,出现了第三次“第一视角”。
作为记录者的第一视角,能够让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他人亲身经历的故事总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期待着故事的进展;阿尔芒的第一视角,能让读者产生感受到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之间爱情的矛盾性,社会道德总会鞭笞妓女的身份,往往忽略了妓女作为“人”的存在,这样的爱情得不到社会的祝福;而茶花女的第一视角让读者为她的牺牲而感动,让读者相信妓女也只是一个希望得到爱情的普通人。
因此,小仲马在《茶花女》里所创造的角色并不是高高在上、远离社会的,他运用大量心理活动与三个“第一视角”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感觉他们都是活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也是希望得到爱情却受到现实生活种种阻碍的人。小仲马的叙事方式,拉近了读者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因而《茶花女》得以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03 与中国同为青楼女子的杜十娘相比,茶花女同样为爱而死,却得到了爱情的祝福与杜十娘相比,茶花女是幸运的。
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杜十娘,与茶花女一样长得沉鱼落雁,未满十九岁便引得众多公子王孙意乱情迷,不惜倾家荡产。可惜杜十娘遇上了风流年少的李公子,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李公子身上,没想到李公子背信弃义,将她卖给了孙富。最后杜十娘将珍藏的财物抛至江中,纵身投江而死。
杜十娘的死,是万念俱灰之下自主放弃了生命。而茶花女的死,对阿尔芒的未来充满了祝福。我曾思考,如果没有阿尔芒父亲的劝说,茶花女最终会选择离开阿尔芒吗?如果他们在熟悉的巴黎圈子生活,茶花女的存在固然会影响阿尔芒的前途;如果他们离开巴黎,阿尔芒将一无所有,不仅养不起茶花女,也治不好她的病。无论如何,茶花女终将选择离开阿尔芒。
而阿尔芒最终知道茶花女为自己的付出,万分悔恨,不惜以帮茶花女换墓地的名义将其挖出,只为见她最后一面。
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往往只是童话。世界总是不完美的,也许因为这个原因,爱而不得的文学才能成为流传万世的经典之作。
我是@爱打机的妹子,头条青云获得者,用文字与你们分享生活之美。欢迎关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