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农在山城重庆潜伏了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袁农领导一条潜伏线,没有获取任何一条重要情报,他那些年似乎只对一件事感兴趣——追*郑耀先。
曾墨怡跟袁农是一条线上的,还是袁农未婚妻,好不容易获取了七十三个潜伏特务的名单,却没来得及送出,要不是郑耀先果断出手,她就白白牺牲了。
袁农要是有头脑,就应该知道肯定有军统高级特务在暗中得到并传递出了曾墨怡用生命换来的情报,而袁农的做法,居然是给延安发报,公开询问谁才是真正的“风筝”。
延安没有给袁农回电,估计钱副部长和陈国华鼻子都气歪了:不是一条线的绝不能横向联系,这么重要的机密,你有啥权力询问?
正是袁农那份电报,被影子韩冰收到,并在延安撤离计划之外,又加上了一条:“风筝潜伏潜伏于我山城军统高层。”
袁农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在山城解放前夕,他收到了郑耀先用“死投”方式传递的情报,居然选择了置之不理:“这情报能是真的吗?单凭一份无头无尾的情报,我就离开山城,这不是太草率、太机会主义了吗?万一他是在试探我、引诱我上钩呢?”
不管情报是不是“风筝”送来的,袁农已经暴露并上了抓捕名单,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他居然选择了不信、不理,最后的结果是战友牺牲、他本人被捕。
袁农的一意孤行,给潜伏线和他自己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后来他在那个特殊时期被抓,也确实有很多事情说不清:在渣滓洞,被关押者全部牺牲,为什么只有你活了下来?
袁农后来犯的错误一个接一个,他公文包里的机密文件被影子韩冰窃取,他居然抱着脑袋六神无主,只把怀疑的目光盯上了无辜的服务员,毁了那两个年轻姑娘的一生。
袁农是不是合格的潜伏者,他违背常理的行动该如何理解,读者诸君自有公论,笔者不想多说:如果潜伏者都像袁农一样,那可就要坏大事了。
袁农跟风筝郑耀先、影子韩冰相比,简直就是小学生水平。他把自己挂起来的时候,还一直对郑耀先恨之入骨,对韩冰念念不忘,却从没想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周志乾”就是“叛变的风筝郑耀先”,陈国华局长为何跟他关系那么好?
陈国华不让袁农知道郑耀先的真实身份,这是很明智的:袁农要是知道真相,估计早就告诉韩冰了。如果韩冰早一点知道郑耀先就是风筝,宋孝安和宫恕就极有可能逃掉。
韩冰一开始并没有怀疑郑耀先就是风筝,所以在延安的时候,她表面上要“抓鬼子六”,实际却是尽全力掩护和保护:她讲了一堆大道理,不让陈国华动手,也严令禁止江心刺*。
郑耀先化名周志乾,韩冰还是以“证据不足”为由,坚决不抓——所谓的“试探”、“考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还有打草惊蛇之嫌。
郑耀先要揪出影子,韩冰要找到风筝,这两人一开始还真没有互相怀疑,所以韩冰保护过郑耀先,郑耀先也曾为韩冰“蒙冤”而舍命上书。
断线的风筝飘在高空,地面上可能连淡淡的影子都留不下。于是影子对风筝,针尖对麦芒,谁先发现对方,谁就赢了这场三十多年的对决。
细看《风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是同一时间证实了对方的身份:周志乾神秘消失后宫恕被抓,“宫门倒”邮票大有玄机,郑耀先和韩冰都是目光敏锐心思缜密的超级特工,他们只需通过一件小事,就能牢牢地锁定目标。
风筝郑耀先“抓住”了影子韩冰,细细想来,却好像谁也没抓住谁:“干咱们这行,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得不到才是真的。”
风筝和影子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过多评价他们的抉择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倒不如换一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在这七个潜伏特工中,如果风筝郑耀先的综合能力排名是第二,影子韩冰能不能拿第一?在您看来,他们之中最不适合潜伏的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