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觉走
早先听苏芮晿“跟着感觉走”,就想,这歌词写得真不赖,做人嘛,再理智的人有时也会没了理智,傻傻地“跟着感觉走”的。
“一见钟情”就是典型的“跟着感觉走”。
一个男人见到一个娇好的女人,第一眼就有了好感,这个好感就是第一感觉,感觉好了,就想法子去亲近她、就想法子去弄到她的手机号码,就会去约会她。这后来的一切都缘于最初第一面的“感觉”。
“感觉”好了,后面的行动就会“跟着感觉走”了。
“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梦想的事哪里都会有。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我。”
这歌词写得好,写得飘渺悬乎,也只有这样的歌词才有意思,才晿得不乏味,才晿得有想像力,才晿得自己会晕晕乎乎,好像真的感觉会将我带到美女的身边、带到成功的彼岸、带到阿里巴巴的大门前……晿晿就能晿出一种好心情,这就很不简单。
“感觉”是种很微妙的东西,很第六官感的东西。
一个女人去见一个男人,回来女友就会问:“感觉怎么样?”
答:不好。
又问,怎么不好?
答:说不上来……感觉就是不好。
看看,感觉到了东西,却又常常说不出来。
“感觉”就是这么微妙。
而“感觉”又常常是最最需要新鲜的,又是最最敏感的。两人天天睡在一张床上,连“麻子”也会看平了。两人天天在一起,就会像左手握右手,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么说来只有“新鲜”的,“感觉”才会是“鲜活”的。
难怪现在去应聘的人会想出许多的招数,就是为了给招工者第一面有个好的“感觉”。
难怪公司要会见重要客户时,员工就要按照眼下的审美标准去修饰一番,以博得客户的好感。
难怪那些要去约会的男男女女,见面前会托介绍人打探对方的好恶,以期见面时让对方对自己能有好的“感觉”……
“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事物,同一个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早先《牡丹亭》里的那个“张生”见到了“崔莺莺”,“感觉”那个强烈啊,就演出了那么出世代流传的好戏……
换到现代,满大街有N个“莺莺”,张生就没“感觉”了,或者就来不及“感觉”了。
“感觉”还会随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年龄而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感觉”就会越来越迟钝。(当然也有例外,如杨振宁教授,越老还越有“感觉”。)老了,色香味的“感觉”就都慢慢的变迟钝了,管它屏幕上如何折腾,管那个身价值五个亿的大嘴如何在屏幕上卖弄……老了,就都没了反应。
看到这则有关电影《夜宴》的报道,就可看出“感觉”是多么的微妙了。
……章子怡毫无疑问是绝对焦点,很多国外影迷都是为她而来。章子怡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一袭露肩的桃红色曳地晚礼服、配上晶莹剔透的钻石项链,让章子怡整个人看起来绚烂夺目,象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记者席上闪光灯顿时连成一片。就在章子怡踏上电影宫台阶的瞬间,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做出了让全场人都意料不到的举动,他竟突然双膝跪地,向章子怡做出顶礼膜拜状,连连说自己已经拜倒在章子怡的石榴裙下,引起全场轰动。
哈!
这位电影节的主席见到美女竟有这么强烈的“感觉”,这真算得是电影界一条有趣的“人咬狗”的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