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娉婷袅娜,汉语成语,读音:pīng tíng niǎo nuó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也就相当于婀娜多姿的意思,亦借指美女。
出自明代文学家徐复祚《红梨记·豪宴》:“我府中歌童舞女虽多,端没有这妮子娉婷袅娜。”
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二首》诗中的“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被誉为赞美女性之美的传世诗句。娉婷袅袅和娉婷袅娜可以说是一组近义词。
16,涕泗滂沱,汉语成语,读音:tì sì pāng tuó 。
滂沱:雨下得很大。整体而言,是指雨下得很大的样子。也可以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
出自《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7,呶呶不休,汉语成语,读音:náo náo bù xiū 。
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答韦立论师道书》:“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吾心。”
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没完没了的样子。
18,不稂不莠,汉语成语,读音:bù láng bù yǒu
稂:又名童粱,只生穗不结实的禾草;
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无野草。
不稂不莠意思是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出自《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19,咄嗟,汉语词汇,读音:duō jiē
一指时间很短,相当于霎时。如晋代文学家左思《咏史》诗之八:“俛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二指叹息。如《北齐书·李浑传》:“若简练骁勇,衔枚夜袭,径趣营下,出其不意,咄嗟之间,便可擒殄。”
三指呵叱、吆喝。如唐代诗人王勃《上刘右相书》: “顾盼可以荡川岳,咄嗟可以降雷雨。”
20,蹀躞,汉语词汇,读音:dié xiè
蹀躞有小步走路、往来徘徊的含义,如唐代文学家权德舆:“环列从容蹀躞归,光风骀荡发红薇。”
蹀躞还可指马行走的样子 ,如唐代柳宗元诗:“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
此外,蹀躞是隋唐时期一种腰带的名称,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
21,饕餮,汉语双语词汇,读音:tāo tiè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鼎彝等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饕餮还比喻凶恶贪婪的人,如《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僕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22,蘡薁,汉语词语,读音:yīng yù
落叶藤本植物,枝条细长有棱角,叶子阔卵形,有三到五个深裂,圆锥花序,浆果黑紫色,可以酿酒。茎的纤维可以做绳索。
23,汉语双语词语,读音:jì yú
一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图,二指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24, 龃龉,汉语词语,读音:jǔ yǔ,该词含义较多。
一指牙齿不整齐,上下对不上 。如明带徐渭 《秦望山花蕊峰》诗:“宛如齿龃龉,张吻讼所苦。”
二指参差不齐,多比喻不平整。如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始甚峻,一里,转西渐夷,於是皆车道平拓,无龃龉之虑矣。”
三指不相投合,抵触。如唐代韩愈《答窦秀才书》:“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
四指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如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於常文,则龃龉为瑕。”
五指不顺达,多指仕途坎坷。如宋代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党》:“出而龃龉于仕,坎壈其身,几陷入于深文。”
六指别离。如宋代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25,狖轭鼯轩,汉语成语,读音:yòu è wú xuān
狖,古书上说的一种猴,黄黑色,尾巴很长;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该词常用来形容极其灵巧的车马。如唐代罗隐 《巫山高》诗:“下压重泉上千仞,香云结梦西风紧。纵有精灵得往来,狖軛鼯轩亦颠陨。”
26怙恶不悛,汉语成语,读音:hù è bù quān
怙,坚持;悛,悔改。指坚持作恶,死不悔改。
可参考出处,如《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再如《宋史·王化基传》:“怙恶不悛,恃远肆毒。”
27,其靁虺虺,汉语成语,读音:qí léi huǐ huǐ
靁字的音、意皆同雷,即léi。虺虺,表示雷声,打雷的声音。
出自《诗·邶风·终风》:“曀曀其阴,虺虺其靁。”
28 ,孑孓,汉语词语,读音:jié jué
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俗称跟头虫。
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空气。
《尔雅·释鱼》:“蜎,环。”西晋郭璞注:“井中小蛣蟩赤虫,名孑孓。”
清代四库全书总编辑纪昀(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写道:“景州一宦家子,好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观其孑孓跳号以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