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弦外音”到吉尼斯纪录
那次采风,
厦门歌手鲁帆负责接待
第一次见面的钟立民等词曲作家,
带他们逛鼓浪屿,爬日光岩,
也为采风团搜集台湾歌曲。
次年,
鲁帆收到钟立民的一封信,
附带一页歌谱。
作曲家请他试唱《鼓浪屿之波》并提意见。
1982年1月20日,在北京举办“海峡之声音乐会——献给台湾同胞的歌”,李光羲首唱《鼓浪屿之波》。据厦门词家朱家麒回忆,钟立民曾对他说,李光羲在演唱的时候,有听众说“难听”。可见当时还有人不习惯改革开放初期从刚硬乐风向柔美曲韵转变的审美趣味。当然这仅仅是微弱的“和弦外音”。这首心随波涌的歌曲很快就广为流传。
1983年,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演唱《鼓浪屿之波》,歌曲获国家新歌评选优秀作品奖。
1984年,张暴默在央视春晚演唱,马上产生广泛影响。
1987年,女高音殷秀梅在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个人专辑中收录了《鼓浪屿之波》。
1988年,歌曲获厦门市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奖特别荣誉奖。
1991年,殷秀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节目中演唱,再次向海峡东岸送去深深的情谊。
1998年9月,《鼓浪屿之波》乐谱被镌刻在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道环岛路上,成为独特的音乐雕塑。它有247.59米长,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鼓浪屿之波》频繁出现在厦门航空公司的航班,被用于厦门海关的钟楼报时,以及当地各种节庆、仪式等活动中。它被改编为合唱、钢琴曲等,还出现京剧版等新形式,在祖国各地传播。多少人被它吸引而来到厦门,来到鼓浪屿,站在日光岩眺望海峡对岸。这首歌唱出两岸人民统一祖国的共同心声,也给厦门带来各种物质与精神的交流。
“逆向抒写”与“正向抒情”
不少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分析过《鼓浪屿之波》的词曲特点,阐释过歌曲的意义。从众多评论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意见都充分肯定歌曲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时代意义。再现性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旋律优美动听,海峡音韵浓郁,这一点得到最广泛的认可。但也有一些同行认为这首歌曲的歌词采取的是“逆向抒写”,即台胞在鼓浪屿抒发对家乡台湾的思恋之情,而不是大陆同胞呼唤台湾回归祖国的热盼心声,在祖国统一的主题领域还有提升的空间。
于是出现了若干重新填词的事例。这些新词都是“正向抒写”,有的新词还得到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但是,不赞成新词的同行指出,新词存在语言声调与旋律音调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一首歌是否被社会接受并传唱,关键在于广大受众的认同。从实际情况看,《鼓浪屿之波》的原作还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在几代人中原样流传。从学理上看,歌词原作的抒写角度跟作者填词时的境遇和身心状态密切相关。
词作者作为外乡人来到鼓浪屿,站在日光岩上,很自然地以“人在异乡为异客”为角度来构思歌词内容;日光岩上鸟瞰海岛美景,显然又乐于融入当地,乐于以异乡为家乡。夜里听涛起意,便成就了“逆向书写”方式的“正向抒情”。台胞从台湾来到大陆,已经绑定了一根由海东到海西的绳索;在大陆思乡,又绑定一根由海西到海东的绳索。这两根绳索就像结实的纤绳,将大陆和台湾紧紧拉在一起。这使表面柔美的《鼓浪屿之波》具有内在的张力。
台湾和大陆分离了70年,
《鼓浪屿之波》歌唱了近40年。
今天,这首歌在新时代中获得新意义。
它将继续唱出血浓于水的亲情,
让两岸人民祈盼团圆的心声
随着波涛一起脉动,
深沉而又有力。
鼓浪屿之波,亲情之波。
END
厦
门
政
法
投稿邮箱:xmzfw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