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的信号承载了更多东西。陈巧钗记得,妈妈最后一次给祥榕打通时,他只说去山上,打她手机没信号,叫战友打个电话,让她放心。
她哽咽着,试图平静地讲述,那个爱吃炸鸡、喝可乐的腼腆年轻人的一切美好,看清他的瞬间和永恒。
小时候,他黏着堂姐陈巧萍,听她讲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的故事。
征兵时,他像是变了个人,每天自律地在环县城的道路上跑步。
出发前,妈妈叮嘱他,再辛苦也要坚持,也不能当逃兵。他回答,男子汉大丈夫,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他的身世那么普通,他的出现像个偶然,他的事迹又如此非凡。
这些像是注定要成为英雄的信号,但这又不是命运使然。
如果不是非要坚持去边防,本可以不去,如果冲突不是此时发生,本能够送学军校,如果不是一定顶在最前面,19岁的青春不会定格。战斗的青春诗集,就这么一个章节紧挨着一个章节。
一定有一个理由,让年轻的他像新四军前辈一样出征。那些没有界碑的地方,有不容有失的疆土。每名战士和石头一样普通,也和石头一样坚硬,把自己竖成一道守护人们和平幸福的屏障。
陈祥榕特别宠的侄女说,他当兵打仗牺牲了,但是他在天上,变成了一个星星。
站的够高的石头,就是星星。
清澈——
陈巧钗和妈妈照顾着弟弟生前的房间。
她经常避开人多的时候,到屏南革命烈士陵园,将来自五湖四海的纪念鲜花和写给弟弟的卡片信件收集起来,放进房间。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块经历漫长旅途的喀喇昆仑的石头。不知道是谁来过,但她知道,坚硬石头象征着的,是和弟弟一样战斗过的边防官兵的坚定决心。
卡片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一句话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不意外,陈巧钗说,这是我弟弟会说的话,他虽然话不多,但很有主见,很纯粹。
弟弟牺牲后,她回想起因为他执拗地要去边防危险的地方,她还曾骂过他。后来陈巧钗明白,弟弟对军人的职业是如此的热爱。
这是一种灵魂上的高贵。因为全心全意为了祖国,所以爱会如此纯粹,没有功利、清澈如初。
他永远留下的名字,曾宣示过这个国家的主权。
人们也应该知道,他的清澈从何而来。
有人给陈巧钗来电,让她提供银行卡号,想为她打进多少钱。陈巧钗回绝了,她希望这些钱能用到更被需要的地方。
部队领导问祥榕妈妈需要什么帮助时,妈妈说,家里没有什么困难,就想知道儿子,在战场上是不是勇敢?
奶奶看到一位科学家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的故事时,她自豪地告诉家里人,自己的孙子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我们的英雄没什么传奇天赋和超能力。陈祥榕生长生活在我们祖国中十分寻常的一家。这个小家和我们走过一样的阡陌交通和大街小巷,见证经历了祖国富起来到逐步强起来,有着朴素的家国情怀和我们民族的美好品德。
我们的国家就是由这样千千万万的小家组成。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小家,成长出了一批批80后、90后、00后这样青春而清澈的英雄。
青年——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是边防官兵最喜爱的一首歌。作者是从边防战士笔记本上的打油诗得来的灵感:
“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本是同龄人,难道就我傻?虽不惜俊优,也知青春价。如若不是我,定是你和他。不管苦谁吃,总得保国家。”
再苦再累,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代表的是中国。
这种荣誉会让人“上瘾”。
喀喇昆仑还与人间烟火隔着遥远的距离。那些喧嚣的只有河流,热闹的只有寒风,要和荒漠冰川对峙、与冰封雪山面壁的地方,也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闪光的地方。
战友们写给英雄的歌曲《榕儿》里有一句歌词:“年轻的人们,别再彷徨”。
陈巧钗说,弟弟社交账号的背景图是一句话: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她为弟弟那么年轻就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而感到骄傲。
1835年,青年马克思在考虑选择自己未来前途时,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向阳生长的“00后”曾是被低估和被怀疑的一代。生活在富足的暖风里,先辈们的苦难、牺牲和热血就像多年前看过的老电影,至多只有依稀的印象。
但悄然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无数青年手机的屏保背景,这是建立在热爱祖国、保家卫国、报效祖国的高度认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