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深秋的惠州,小朋友们又开始哼起了《西风的话》,婉转动听的旋律在听者心头萦绕,久久不能忘。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是幼儿园和小学音乐课的保留曲目,其歌词出自惠州人廖辅叔之手。
廖辅叔是青主(廖尚果)的三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诗词学家和翻译家,乃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为世人所景仰。
今年是廖辅叔诞辰115周年暨逝世20周年,惠州将策划举办纪念“惠州音乐三杰”青主、廖辅叔、陈紫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提升“惠州音乐三杰”文化名人的地位,深化惠州的历史文化内涵。
阅读更多>>>
“惠州音乐三杰”青主篇
惠州音乐家青主的传奇人生:志在经邦济世,意外闻名乐坛
廖辅叔(1907-2002)。
携笔从戎写下大量抗战主题歌曲
“一门出两进士,家族有三举人,兄弟皆音乐家。”惠州廖氏两兄弟出生于惠州市一个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书香门第,幼承庭训,习文史诗词。廖辅叔生于1907年,比青主小14岁。
1922年,年仅15岁的廖辅叔离开家乡,前往广州英文专科学校就读,1926年转入有进步倾向的法官学校。在青主的影响下,廖辅叔投身革命,参加共青团,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这一时期,廖辅叔跟随青主和德籍夫人华丽丝(钢琴家、作曲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德国语言文学。
廖辅叔与青主、华丽丝、廖玉矶合影。
今年进入耄耋之年的廖崇向是廖辅叔的大女儿,在她看来,伯父青主对廖辅叔在学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两人在学术领域的多方位发展有相近之处,而二人的个性和风格又各有不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廖辅叔携笔从戎,赴广东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写下了大量以抗战为主题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廖辅叔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除教学工作之外,还参与苏联歌曲的译配,翻译民主德国和苏联的音乐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