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剧情介绍,我的影子在奔跑结局是什么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5-27 21:12:57

在当下的现实题材文艺作品中,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往往转化为抒情基调上的悲凉展示,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俗称自闭症)相关题材,更侧重于以灰暗色调来展示他们的生活底色。由胡永红编剧的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以及根据电影剧本创作的同名长篇长篇儿童小说,则显示出不同的风格,是一部风格独特、触动心灵的作品。

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剧情介绍,我的影子在奔跑结局是什么(1)

影片聚焦艾斯伯格综合症者,讲述单亲妈妈田桂芳独自抚养患有艾斯伯格综合症儿子修直的故事。它避开了此类题材一定会谈论“一个自闭症患者的悲哀”之类的思维定势,在讲述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修直成长的故事时,没有悲情与哀伤的抒情基调,甚至没有过分突显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没有探讨小主人公成长的复杂社会文化背景,而是单纯地从主人公“我”(修直)的角度看待母爱和自己的成长。在艺术上,作品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通过大量日常而柔和、琐碎而温暖的单亲家庭环境的生活片段和场景,营造出浓浓的亲情氛围。这样一种叙事视角与处理方式,使作品获得了更为真实、饱满的质感,从而凸显出作品在美学方面的意义。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作者胡永红在文学品质和艺术追求上都没有丝毫懈怠。“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同时还具有“我们”的影子。这些身份各异的“我”在文本中相互融合,彼此切磋,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景观,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一方面读者会随着作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我”的成长经历而走进人物内心;另一方面,读者又会沿着作为讲述者“我”的指引,步入文本的另一重时空,去感知并思考那些关于陪伴、理解、亲情等人生命题,以及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的现实思考。这种带有鲜明“元小说”意味的叙事方式不仅使文本渗透出一种淡然之美,同时也给读者代入感与间离感此消彼长的奇妙阅读体验,继而唤醒自身的童年经验。因此,我们总能从《我的影子在奔跑》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修直说的每一句话就代表了你的声音。

从媒介传播角度来看,儿童文学是读“字”,儿童电影是读“图”,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则通过改编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虽然这个转化的过程都是由成人来完成,但都呈现出“儿童视角”。如今有很多声称专为孩子制作的“儿童电影”,为了获得高票房而植入大量“成人元素”,最后成为孩子、大人都不待见的“四不像”。从这点来看,《我的影子在奔跑》是成功的,它不仅很好地处理了“成人书写”与儿童认知的分寸,同时也在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做到了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在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创作优质儿童作品,进一步优化儿童文学的传播效果,扩大儿童文学的影响力?我认为,除了“叙述视角”外,关键要抓住当今“网生代”儿童的特点。“网生代”自幼成长在互联网文化浸润之下,其互联网思维、跨媒介叙事能力、视听语言掌握程度对儿童电影、文学创作要求更高。这就提醒我们,儿童作品的创作必须创新和革新理念,不但要充分考量儿童心理发展,增强想象力、互动性和参与感,还应敏锐捕捉时代变化气息与当下儿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探索儿童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以民族化、多元化、经典化为创作目标,探讨多媒体时代儿童作品创作的生存与发展。(马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