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是一个电脑天才,而这位“规则”又是一个所谓的程序员,我可以理解成他是从男孩电脑里面走出来的,一个既不属于他父亲的空间,也不属于男孩的空间,我们就想象成一个使者。
他对他的皮鞋很珍惜,你看他第一场出来以后脱掉了鞋子,但是穿着西装踏着水就过来了。而最后有一个镜头,那只皮鞋好像被水冲走了,这些设定其实是有想法的,还真是挺多意的。
藤井树说
【层层递进的叙事】
我一开始看的时候我有一点失望的,大概前1/3好像就是男主角不断想要去钓一条金枪鱼,但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直到女人的出现,你知道原来她是船长的前妻,然后她现在被家暴了,希望他去把她的亿万富豪老公给*了。然后孩子再卷入,是层层递进的叙事。
最后电台里面的新闻播报,我最在意的一句是说继父是一个建筑工人。而在我们看到的前半部分里面,继父是一个亿万富豪,女人也一直反复说他很有钱很有势力,这是一个从衣着到举止,至少是一个有钱有地位的人。
但是当最后翻盘,我认为新闻播报其实可能是最真实的事件。你可以脑补这一对母子所过的现实层面的生活,是孩子的生父死于伊拉克战争,然后拖着儿子嫁给了一个建筑工人,一定也是赚不了什么钱,也没什么文化的,就是一个家暴的人渣。
而孩子本身是个电脑天才,所以他13岁的时候忍无可忍,把他的继父*了。这样一个社会新闻,居然被我们的导演拍成了一部,融合了虚幻和真实,犯罪和悬疑,然后还包括像儿童的心理阴影,然后包括最后还有一些虚拟空间的嫁接。
【悬疑版“楚门的世界”】
有一瞬间,我觉得本片很像《楚门的世界》,最后你镜头一摇起来,你发现所有楚门的世界全部都是一个show,这是一个巨大的演播厅。他的邻居他的小孩,街上遇到的所有一切,全部是这个节目里安排的人,这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
但我觉得他所经历的普利茅斯岛上的一切,貌似也是有这样的效果,就感觉是被生造出来的。(齐青:比如说广播,每天早晨基本上是一类的广播。然后一辆车在那条路上等红绿灯,好像每天都一样的。)
还有那个定时在五点的闹铃你们记得吗?有一个瞬间是他五点之前醒了,想起来结果动不了,他只有到五点的时候才能去按掉闹铃。
而且他叫那条鱼“him”而不是指代动物的“it”。我就一直在想说它为什么是这条鱼而不是别的鱼 ,比如说他明明钓别的鱼都可以,但是他一定要钓那一条金枪鱼,也就是可能他像程序一样是被设定好的。
所以实际上真相是很残酷的,就孩子实际上不可能再见到他的生父,因为父亲本身死在了战场上的,但是影片里面它依然还有一个让父子见面拥抱,然后说你长大了有这样的一个情景。虽然说很温暖,但其实想想还是蛮心酸。